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变均可引致血清蛋白成分异常。长期慢性神经系统疾患时r—球蛋白明显降低。由妊娠后期中毒而致的新生儿窒息,可以发现其血清γ—球蛋白降低;颅内产伤的小儿表现为血清总蛋白减少,白蛋白明显减少和所有球蛋白增高。脑瘫患儿的血清蛋白代谢情况,国内尚无报道,国外虽有报道,但结果不  相似文献   
2.
SAH超早期DSA检查的病因诊断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SAH超早期(48小时内)行DSA检查,探讨其病因诊断价值及降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急性SAH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DSA和腰穿两组,各50例病人,均行脑CT和腰穿检查明确诊断。DSA组48小时内行DSA检查,依据不同DSA结果,采取外科手术或内科治疗两种方法。腰穿组仅作腰穿、脑CT检查以及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结果:DSA组病因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手术治疗10例;脑动脉瘤16例,手术治疗10例;烟雾病6例,手术治疗2例;动脉炎3例;原因不明13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8.3%。腰穿组共死亡10例,病死率3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SAH患者超早期行DSA检查,可及时明确病因诊断,从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显著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该方法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血液学检测指标评估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杭州市肿瘤医院2014年1~9月收治的100例Ⅲ~Ⅳ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和肌酐等指标进行测定,对PG‐SGA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PG‐SGA量表评估其营养状况,评分为A级(n=70)、B级(n=8)、C级(n=22),对应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中度营养不良(潜在性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以PG‐SGA评分作为标准,评估上述各项血液学检测指标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准确性。结果在PG‐SGA分级的A、B、C级之间晚期肿瘤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PG‐SGA A级与C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级与C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清蛋白PG‐SGA A级与B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级与C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结论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检测指标在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疾病位居中国病死率之首,我国卒中发病率约为120180/10万,死亡率约为60120/10万。约20%的脑卒中归因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AF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第一年病死率高达50%,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其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律者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CHF的103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服用地高辛、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坚持服用培哚普利6个月.治疗前后测量左室重量(LVMW)、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同时,测量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心率(HR).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发生轻度咳嗽2例,皮疹1例,但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LVMW、WS、LVID均明显降低,LVEF、E/A比值明显升高.两组比较,除IVS、LVP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LVID、LVMW、LVEF及E/A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SBP、DBP及HR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能明显改善CHF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发病危险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脑卒中的发病与日、周、年的节律性关系。方法 对1824例脑卒中患者(出血组663例,梗死组1161例)的发病时间按小时、日和月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发病时间具有日、周、年节律性;脑出血组发病有周、年节律性,但缺乏日节律性。脑梗死在每日4am~10am,星期六~星期一易发病;脑出血在星期五~星期日易发病;而11月~次年1月份和7、8月份分别为脑梗死及脑出血易病时间。结论 重视脑卒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7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且并存皮肤损伤,男31例、女16例,年龄17—61岁。其中院外带入擦伤35例,热袋烫伤5例,压伤6例,其它原因操作1例。损伤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0.5cm×0.5cm。浅表皮肤损伤28处,深层皮肤损伤19处。将浅表皮肤损伤、深层皮肤损伤分别随机分为磺胺嘧啶银霜治疗观察组和1%甲紫溶液治疗对照组。其中28处浅表皮肤损伤每组14处,19处深层皮肤损伤分别为9处和10处。各组的全身情况、伤情及擦伤面积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季节及年龄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季节及年龄对急性脑出血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182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的季节、年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在7、8、11、12、次年1月份,即夏季、冬季发病人数增多(P<0.05)。脑出血病人在11、12、次年1月份,即冬季发病人数明显增多(P<0.01)。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者占83.01%。结论 50岁以上人群在夏季、冬季、尤其是冬季易发生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
一、中医辨证施治 1953年我抄录浙江省义乌县陈大发老中医治疗牙痛的处方,用此方药共治疗160多名牙痛患者,疗效甚好,今介绍如下: (一)风寒牙痛:牙龈微肿,疼痛,食凉物、吸凉气更痛。 1.散药:防风9克,荆芥9克,羌活6克,白芷6克,桂枝3克,生姜3片,共研细末,每服9克,1日2次。 2.涂药:细辛、青木香、肉桂、川乌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每取少许药粉涂患处,1日3次。 (二)胃热牙痛:牙龈肿胀,阵阵作痛,喜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