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 Isoket介入99m Tc- MIBI再注射显像能否提高心肌存活力。方法 :2 8例病人首先静脉注入 99m Tc- MIBI进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2 4 h后全部病人给予 Isoket2 0 mg+生理盐水2 0 0 ml滴注 ,静点结束后静脉注入 99m Tc- MIBI再次进行心肌显像。结果 :静息 99m Tc- MIBI显像的平均得分为 1 5.1± 3.8,Isoket介入 99m Tc- MIBI再注射显像的平均得分为 1 0 .8± 1 .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结论 :Isoket介入 99m Tc- MIBI再注射显像与静息 99m Tc- MIBI显像比较可明显提高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病(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对尿微量白蛋白的预测价值。方法:84例EH患者分别按诊所血压值、24小时动态血压值分组,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结果:按诊所血压(140/90mmHg)分组时,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动态血压分组(130/80mmHg)时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多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值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均<0.01),而与诊所血压值相关性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SBP、nDBP是尿微量白蛋白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对非糖尿病的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对尿微量白蛋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肌缺血状态的改善情况 ,是否支持临床冠状动脉 (冠脉 )再通及心肌梗死后残余心肌的存活状态 ,我们对 34例经溶栓治疗和 31例未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 ,采用静息及二硝酸异山梨醇酯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两种不同的显像方法 ,并对这两种不同的显像方法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65例中 ,男 49例 ,女 1 6例 ,年龄 41~ 79( 5 8.1± 1 8.2 )岁。溶栓组 34例 ,入选标准 :①初诊AMI,胸痛发生在 1 2h内 ,持续时间≥ 30min ;②ECG多个导联ST段抬高≥ 1mm ,心肌酶谱明显升高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在本院住院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的患者,临床已合理用药且积极纠正心衰诱因的难治性心衰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纠正心衰治疗,共37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间歇加用米力农治疗,共45例。前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6 min步行试验、心脏超声检查和BNP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6 min步行试验距离、LVEF及BNP上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米力农间歇使用,并与常规治疗心衰药物联共同使用,对短期内纠正心功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用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经导管闭合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缺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技术难点和临床策略.方法 自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51例多出口的膜部瘤型VSD行封堵治疗,年龄2~ 36岁.封堵前常规行左心室造影,并测量左室面破口直径为4 ~ 14 mm,平均为(8.7±4.5)mm;右室面均有多个出口,最大破口直径4 ~12 mm平均为(6.8±3.5) mm.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置入不同类型的国产封堵器,封堵后15 min重复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并于术后1、6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 根据左室造影的不同形态,将VSD膜部瘤分为漏斗型、囊袋型、菜花型、弯管型4种类型,其中51例多破口的菜花型和囊袋型VSD患者中,术后发生少量残余分流4例,其中3例48小时后消失,1例1个月随访时亦消失.术后2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院前均恢复.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由封堵前的(13.4±4.3) mmHg下降为封堵后的(8.6±3.3)mmHg,下降明显(t=5.34,P<0.001).左室舒张末经(LVEDD)由封堵前的(48.1±5.3)mm下降为封堵后的(45.7±5.3)mm,下降明显(t=3.85,P <0.05).结论 经导管采用国产VSD封堵器治疗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技术关键是通过对膜部瘤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及膜部瘤组织牢固程度判断封堵部位及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评估心肌梗死 (MI)范围及再灌注效果的方法。方法 制成 1 8只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人工狭窄模型 ,随机分为3组 ,每组 6只 ,Ⅰ组犬为冠状动脉结扎 1 5h再灌注组 ,Ⅱ、Ⅲ组分别为犬冠状动脉结扎 3 0h、6 0h再灌注组。在冠状动脉结扎前 ,结扎90min及再灌注 2 4 0min测定 1 8只犬血清CPK并进行犬I再灌注前后99mTc MIBISPECT显像。结果 犬冠状动脉结扎后血清CPK升高 ,再灌注后Ⅰ、Ⅱ组CPK升高明显 ,Ⅲ组犬CPK升高不明显。犬梗死心肌99mTc MIBISPECT显像的放射性缺损节段分别有 33 3 %、30 0 %、1 1 1 %的节段在再灌注99mTc MIBISPECT显像中出现放射性填充 ,MI再灌注后 ,Ⅰ、Ⅱ、Ⅲ组犬的心肌放射性分布得分亦降低。结论 MI灌注后CPK反映心肌损伤程度的准确性较差 ,99mTc MIBISPECT显像是了解MI范围及再灌注效果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证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oket)介入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再注射显像对评价存活心肌实用且可靠的同时 ,进一步比较了2 0 1 Tl、99Tcm MIBI不同显像方法评价存活心肌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 ,男 11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6 1(5 2~ 70 )岁 ,均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 (2例曾做冠状动脉造影 )及SPECT确诊。2 方法。静脉注射2 0 1 Tl 74MBq ,15min后进行静息显像 ,4h后静脉滴注Isoket2 0mg 生理盐水 2 0 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未成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 077例CHD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一次未成功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77例CHD患者中,介入治疗未成功率为2.32%(25/1 077)。其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7例封堵未成功,占2.31%(7/303);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2例封堵未成功,占0.65%(2/310);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16例封堵未成功,占3.80%(16/421);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中43例介入治疗均成功。结论:CHD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重视影响手术不成功的因素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18岁.因胸痛40 d入院.查体:血压104/59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及四肢末梢无紫绀,发育尚可,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见异常搏动,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O.5 em,搏动无弥散,可及震颤.心前区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90次/min,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可闻及3/6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肝脾未触及,桡动脉处可触及水冲脉、股动脉可闻及枪击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