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0例NAS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穿刺肝组织进行临床和病理学分析,并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SH)和丙型肝炎(HCV)患者各20例作对照。结果:90% NASH患者肥胖(P<0.01),血浆总蛋白平均水平高于ASH(P<0.05),血清ALT、AST、GGT、TBA、TG平均水平分别是正常范围上限值的2.6、1.5、1.2、1.3倍,但白蛋白水平是正常范围下限值的0.96倍。NASH的组织学改变类似ASH,但有些组织学改变如脂肪变性、汇管区的炎症程度,Mallory小体和空泡状核的出现频率等两者间存在着差异性(P<0.05或P<0.01)。NASH有其相对的病理特征:大小泡混合型脂肪变性,以大泡为主;肝组织气球样变性,小叶中央区较常见,气球样变性的细胞胞浆内常常有嗜碱性的细颗粒;肝小叶内炎症,不典型的Mallory小体,汇管区周围易见空泡状核细胞。多数NASH患者的肝小叶中央区(腺泡Ⅲk带)有不同程度的窦周纤维化。结论:结果显示NASH有一些相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能对NASH作出肯定的诊断,其中病理活检仍然是诊断NASH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探讨肝星状细胞(HSC)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穿组织中的活化情况,并研究HSC的活化与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的关系。将40例NASH患者的肝穿刺标本按炎症活动度分为G1和G2组,按照纤维化分级分为S0,S1和S2组,用多克隆抗-突触素标记HS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C的表达情况,HSCs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央区的窦壁上,HSCs的表达量与炎症活动度平行(G2>G1,P<0.05),HSC的活化虽然与纤维化的程度有关,但并不完全匹配,NASH患者的肝穿刺标本中有HSC的活化,NASH的肝纤维化与HSC的活化有密切关系,并且与小叶内和汇管区的炎症活动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对30例PBC患者,其中早期组(Scheuer分期Ⅰ、Ⅱ期)19例,晚期组(Scheuer分期Ⅲ、Ⅳ期)11例,进行临床、病理和血清学研究分析.以标志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肝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和肝星状细胞(HSC)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 30例PBC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5,平均年龄为40.6岁.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值(95.9±88.5)μmol/L,碱性磷酸酶(ALP)均值(537.2±339.2)U/L,谷氨酰转肽酶(GGT)均值(582.0±351.2)U/L,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为73.3%,GGT水平与AMA滴度成明显正相关(r=0.778,P=0.000).PBC晚期黄疸、肝大明显(χ2值分别为5.182和13.659,P值分别为<0.05和0.001).病理改变主要为汇管区及其周围病变,早期表现为小叶间胆管的毁损,小胆管的明显增生;晚期主要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细胞内色素颗粒沉积、肝细胞的玫瑰花形排列、增生的小胆管侵蚀小叶界板、肉芽肿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泡沫细胞等病变在早、晚期均可出现,但后二者早期较晚期多见(t值分别为4.489和4.019,P值均<0.05).铁、铜沉积不同程度增多.DC、HSC主要位于汇管区,尤其是损伤胆管的周围. 结论 PBC患者AMA水平与胆红素及转氨酶间无直接关系.增生的小胆管上皮细胞可能已含有免疫抗原,为免疫攻击的直接靶细胞,而DC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在PBC的病理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 对 2 6例治疗前AIH患者的血清和穿刺肝组织进行血清学、病理学及临床观察分析 ,并采用IAIHG(1999年 )标准进行评分 ;采用多种树突状细胞 (DC)标志性抗体 ,以免疫组化方法对肝组织中DC的变化进行观察 ,并对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与增殖 ,及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作观测 ,另取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组织各 10例 ,正常肝组织 5例作对照。结果  2 6例AIH中Ⅰ型和Ⅱ型分别占 80 8% (2 1 2 6 )和19 2 % (5 2 6 ) ,累计评分均值分别为 18 6± 1 4和 19 1± 2 1。Ⅰ和Ⅱ型比较 ,平均年龄、血清平均ALT、AST及γ Gl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或P <0 0 1或P <0 0 5 )。 2 6例AIH肝组织均呈活动性慢性炎症改变 ,其中界面炎 碎屑坏死 (PN) 10 0 % ,桥接坏死 (BN)Ⅰ型 5 7 1% ,Ⅱ型 80 0 % (P <0 0 5 ) ,显著性小叶内炎Ⅰ型 95 2 % ,Ⅱ型 10 0 % ,玫瑰形肝细胞Ⅰ型 71 4% ,Ⅱ型 10 0 % (P <0 0 1) ,小叶中央区融合性坏死Ⅰ型 33 3% ,Ⅱ型 80 0 % (P <0 0 0 1) ,明显的浆细胞浸润Ⅰ型 95 2 % ,Ⅱ型 2 0 0 % (P <0 0 0 1)。阳性DC弥散或聚集分布于汇管区及肝小叶内 ,尤其在AIH肝组织活动性病变区 ,Ⅰ型85 7% (18 2 1) ,Ⅱ型 5  相似文献   
6.
HMGB1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全长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和纯化重组蛋白,分析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作用。方法:RT—PCR方法从人的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MGB1全长编码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4a—d(+),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得到携带(His)。标签的HMGB1融合蛋白;RT—PCR方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HMGB1受体的表达;观察HMGB1对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作用。结果:构建了融合蛋白HMGB1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高度纯化的HMGB1融合蛋白。RT-PCR方法检测到间充质干细胞表达HMGB1的某些受体如RAGE和TLR-4。HMGB1在体外能够诱导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结论:重组HMGB1蛋白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此作用有可能通过RAGE和(或)TLR-4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组织细胞学特征。方法 收集18例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穿刺肝组织进行详尽的光、电镜观察。结果 18例肝组织均呈急性肝炎的典型病变,较其它型病毒性肝炎相对特征性病变为:肝细胞变性明显,细胞连接面多数呈分离状态,毛细胆管微绒毛多数脱失,腔扩大,腔内存积细颗粒絮状物。病变重者,肝细胞核浓缩,粗面内质网(RER)扩张,核糖体脱失,被Kupffer细胞包围、吞噬,或坏死的肝细胞堕入窦周间隙,胞质内见多数溶酶体。变性乃至坏死的肝细胞旁常见淋巴细胞包围,且淋巴细胞伸出伪足状窦起与肝细胞接触,肝细胞往往出现胞膜部分脱失,浸润于肝细胞的淋巴细胞胞质中偶见圆形或杆状的致密颗粒。汇管区炎及周围炎突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向小叶内溢入。结论 散发性戊型病毒型肝炎有其相对病理学特征;细胞免疫性损伤可能是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主要肝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8.
重型肝炎发病时相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进一步探讨我国重型肝炎的发病时相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 196例临床资料完整、有肝穿刺活检和 (或 )尸检材料的重型肝炎 (SH)病例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ASH) 1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SSH) 2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CSH) 16 1例 ,采用临床与病理观察相结合 ,辅以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标志物 (ALB、CK18和CK19)及Ⅰ、Ⅲ型胶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研究各型SH的临床 病理发病时相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ASH、SSH和CSH的病理发病时相均值分别为 (13 4± 7 2 )d、(77 4± 6 9 3)d和 (80 5± 6 3 2 )d ,其中仅 1例HBV性ASH病理发病时相为 2 7d ,1例病原未明 ,SSH病理发病时相为 12d ,小儿ASH和SSH病理发病时相较成人相对偏短。SH病理改变为 :ASH呈一次性打击的大块性或亚大块性肝细胞坏死 ,窦壁网架不塌陷或少量非完全性塌陷 ,可出现胆管样或腺泡样肝细胞增生 ;SSH为多次打击引发的亚大块或杂以大块性肝细胞坏死 ,伴较大量小胆管及胆管样肝细胞增生 ,肝窦早期充血 ,中期塌陷 ,晚期闭塞 ,以Ⅲ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增生 ;CSH则在慢性肝病背景下呈现ASH或SSH病变 ,病理上无特殊性。结论 本组资料中ASH与SSH病理发病时相与中国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临床发病时相的划分基本吻合 ,但少数病例  相似文献   
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治疗的病理学基础 ,并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光、电镜观察 ,对 2例SARS系统尸检病例和 4例多器官多部位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 ;应用免疫组化标记并分析肺组织及免疫器官中各淋巴亚群的分布及数量变化 ;核酸原位杂交结合电镜观察 ,作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在体病原学定位及定量检测。结果  6例SARS肺组织均呈弥漫性肺泡上皮损伤 ,2例尸检肺组织呈急性间质性炎和区域性肺水肿 ,2例尸检和1例穿刺肺组织中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 ,1例尸检和 2例穿刺肺组织呈脱屑性终末细支气管炎及肺泡炎 ,2例穿刺病例见早期肺纤维化及肺泡腔机化。SARS肺外器官 ,2例病程 <12dSARS病例免疫器官呈较广泛的出血坏死性炎 ,组织细胞及单核细胞样免疫母细胞反应性增生 ,骨髓组织内单核 粒细胞系统相对抑制 ,而 4例病程 >2 1dSRAS病例脾脏中央动脉周围T淋巴细胞增生 ,骨髓像大致正常。体内SARS CoV存在多种感染靶细胞和靶器官 ,其中肺脏为主要靶器官 ,支气管、肾、肾上腺、心肌、胃肠道、淋巴组织及睾丸等也为靶器官。肺组织内以CD8+ 细胞浸润为主 ,杂以少数CD4 + 细胞 ;淋巴结及脾脏中CD3+ 、CD4 + 、CD8+ 和CD2 0 + 淋巴细胞亚群呈不同程度减少及比例失衡 ,而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对40例NAS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穿刺肝组织进行临床和病理学分析,并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和丙型肝炎(HCV)患者各20例作对照。90%NASH患者肥胖,血浆总蛋白平均水平高于ASH。NASH的组织学改变类似ASH,但有些组织学改变如脂肪变性、汇管区的炎症程度,Malloy小体和空泡状核的出现频率等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NASH有其相对的病理特征:大小泡混合型脂肪变性,以大泡为主;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小叶中央区较常见,气球样变性的细胞胞资浆内有嗜碱性的细颗粒;肝小叶内炎症,不典型的Malloy小体,汇管区周围易见空泡状核细胞。多数NASH患者的肝小叶中央区有不同程度的窦周纤维化。NASH有一些相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能对NASH作出肯定的诊断,其中病理活检仍然是诊断NASH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