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接受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即刻的疗效及随访疗效,收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出血事件发生率、缺血事件发生率、致死率和残疾率。 结果:230例患者术后即刻手术效果:Raymond Ⅰ级205例(89.1%),Raymond Ⅱ级25例(10.9%)。术后12个月,180例患者获得随访,临床效果:Raymond Ⅰ级162例(90%),Raymond Ⅱ级17例(9.6%),Raymond Ⅲ级1例(0.4%)。23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共计24例(14.0%),1例(0.4%)术中动脉瘤破裂再出血,1例(0.4%)术后出现再出血,12例(5.2%)术中或术后支架内血栓,支架内血栓患者中3例(1.2%)出现缺血并发症,术后未发现支架内血栓或闭塞患者出现缺血并发症患者10例(4.3%),所有并发症患者中出现8例致残(3.5%),致死2例(0.8%)。 结论: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2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共27个动脉瘤, 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4个, 后循环动脉瘤13个。患者术后即刻及随访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并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27个动脉瘤共置入28枚FD(包括Pipeline 16枚, Tubridge 9枚, Surpass 3枚), 支架的置入成功率为100%。27个动脉瘤的术后即刻OKM分级:A级3个(11.1%), B级15个(55.6%), C级5个(18.5%), D级4个(14.8%)。27例患者中, 5例(18.5%)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 其中缺血性事件3例(11.1%), 出血性事件2例(7.4%), 致残2例(7.4%), 死亡1例(3.7%)。2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M(Q1, Q3)]为8(7, 19)个月, 其中18例患者(18个动脉瘤)行D...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联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防治侧颅底脑膜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经颅入路联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侧颅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未延伸至海绵窦或眶上裂的肿瘤实现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为减少术后眼神经损伤的风险、有小块肿瘤残留在海绵窦或眶上裂。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脑膜瘤(WHO分级Ⅰ级)。术后随访12~41个月,平均24.4个月,无脑脊液漏;13例肿瘤复发或进展,其中11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2例术后12、15个月再次手术。结论经颅入路联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侧颅底脑膜瘤,可有效预防术后脑脊液漏。当肿瘤切除导致经颅入路侧的带血管蒂皮瓣不可用、肿瘤延伸至副鼻窦时,建议优先考虑该种联合入路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