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统计表明,短暂性脑缺血(TIA)病史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是正常中老年人的10倍[1]。因此,TIA是各类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脑血管病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一[2]。我科对2006-10—2010-05住院的56例TIA患者应用奥扎格雷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可从多类成体组织中分离的能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等分化的成体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细胞的一个理想来源。它能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影响DC的活性。输入体内后,MSC可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并且可迁移到受损组织,抑制促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受损细胞的存活。近年来MSC应用于对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治疗,很好的降低了GVHD发生率和进程。MSC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对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应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MSC的免疫调节机制和MSC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
水痘(chicken pox,Varicella)是一种常见的病情较轻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同时查见丘疹、疱疹和痂疹为其特证。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30例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初步探讨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心得。方法:对3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心里护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早期护理。结果:经过早期护理措施,不但可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死亡率,还可提高病人的自理、生存能力。结论: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尤为重要,是病人战胜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无血清培养基SYL-S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作用。方法机械分离方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P1代开始将含小牛血清的原代培养基SYL-NBCS更换为实验组SYL-SF和对照组MSCM-SF两种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传代、扩增和维持。利用Alexa Fluor 488 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比较传代细胞的增殖效率,并对细胞进行形态、表型、染色体核型和分化能力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结果分离得到的单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原代培养基SYL-NBCS中培养8~15d可获得原代(P0)细胞,更换为无血清培养基后,SYL-S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MSCM-SF组;在细胞传代过程中SYL-SF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强且维持MSCs特异性表面标志和向脂肪、骨、软骨等多向分化的潜能,并且在传代过程中维持正常染色体核型。结论 SYL-SF无血清培养基可以对UC-MSCs进行良好地体外扩增和维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对脑梗死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对脑梗死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50~300g。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将由模型动物股骨骨髓腔内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经尾静脉途径移植到大鼠体内;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动物模型,分别于脑梗死后24h、72h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脑部BDNF的表达;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于脑梗死7d时通过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染技术进行检测。结果经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24h、72h时,BDNF表达的水平在脑梗死大鼠脑部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及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还促进了脑梗死7d时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与模型组以及溶剂治疗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显著增加脑梗死大鼠脑部BDNF的表达、并促进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动员。骨髓单个核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重组腺病毒载体Ad5-hTRX-EGFP的构建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构建并制备人硫氧还蛋白(hTRX)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腺病毒载体Ad-hTRX-EGFP,感染HEK293细胞,为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设计含有NotⅠ和EcoRⅤ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hTRX,将扩增产物连接到带有EGFP标记的pDC316-mCMV穿梭质粒上,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6-hTRX-EGFP,利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的方法将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的骨架质粒pBHG lox_E1,3Cre和穿梭质粒pDC316-hTRX-EGFP共转染入HEK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重组质粒pAd-hTRX-EGFP,并在其中包装扩增病毒,用氯化铯高速梯度离心、纯化病毒,测定病毒颗粒数及滴度。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感染HEK293细胞的效率,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细胞表达hTRX蛋白。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CR和NotⅠ、EcoRⅤ酶切鉴定,证实含有hTRX基因,测序结果和设计片段的序列一致。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5.558×1010pfu/ml。病毒成功感染HEK293细胞,MOI=100时,感染效率达92.25%。经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表明,感染后的HEK293细胞高表达hTRX蛋白。结论:应用细胞内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hTR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获得高滴度的病毒,能高效感染HEK293细胞并表达目的蛋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30例尘肺病患者均采用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治疗后精心护理.结果:30例接受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的尘肺患者与灌洗前相比,术后1周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结论: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方法,规范、细致、周密的术后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冻存前与复苏后的生物学特性,为规模化储备UC-MSCs提供试验支持。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脐带中分离UC-MSCs,贴壁培养传代,将第3代UC-MSCs利用程控降温仪冷冻,置于-196℃液氮中冻存6个月后复苏,比较冻存前和复苏后UC-MSCs的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免疫表型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复苏后UC-MSCs仍呈成纤维样形态生长,生长曲线与冻存前相似;免疫表型仍高表达CD73、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CD40、CD80、CD86、CD154、HLA-DR;在特定的体外诱导条件下,仍可以向骨、脂肪、软骨分化。结论冻存复苏后UC-MSCs的生物学特性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而风靡全球,但因价格昂贵,住院费用高,使得许多基层医院无法广泛开展.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弥补了以上不足,是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方法之一,已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3].现将55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