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娟  孔祥江 《医学信息》2010,23(14):2453-2454
随着CT和MRI的普及应用,使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查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改进CT和MRI的检查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课题之一。腰椎是人群患病率较高的部位之一,本文介绍如何应用CT或MRI扫描技术更好的显示腰椎病变,从而提高检出率,对腰椎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肖玲清  孔祥江 《医学信息》2009,22(4):543-543
目的评价CT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证实的30例IPF患者行CT扫描后,对感兴趣区(ROI)行后重建薄层处理观察病变的分布及CT表现.结果 30例中磨玻璃样密度影19例,小叶间隔增厚10例,小叶内间质增厚14例,蜂窝肺25例,小叶结构变形21例交界面不规则19例,胸膜增厚13例,上述症状均有者5例.结论 CT能较细致、准确地反映IPF的大体病理变化.但各种征象均可见于其他各种间质性疾病,小叶间隔增厚及小叶间质增厚伴有肺结构变形和病变的周围型分布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较有意义.诊断须结合临床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堆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8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法重建(VR),获得直观,清晰的重建图像,分析2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的显示。结果邶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表面和内部的骨折线,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细节等,VR能够从外部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短、走向,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骨折的移位等。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结论8层螺旋CT结合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砖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CT征象。包括肝脏形态、大小、轮廓、密度、钙化及合并症等。结果:38例中,肝脏增大变形28例,38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结论:肝脏增大、肝内有界限不清、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浸润伴有大量不规则的钙化为肝泡状棘球蚴病的主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窒息及产伤所致的脑部病变。是新生儿智力发育障碍及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在新生儿早期即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本文分析96例HIE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日趋增多。病因除特发外,常见的有酒精中度,皮质激素治疗和外伤,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减压病,放射线照射,类风湿,痛风,化疗等。临床上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髋部疼痛,压疼,活动受限,跛行。好发于青壮年。  相似文献   
7.
脊椎和脊髓病变,以前一般采用X线摄片,椎管造影。CT等检查来诊断。随着MRI的使用,椎管造影几乎都不做了。X线摄片和CT也只是在外伤时首选。在肿瘤、炎症等病变时一般首选MRI检查。  相似文献   
8.
颈椎间盘突出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颈椎间盘突出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本病可分为中央型和侧方型突出,MRI可直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类型、椎体终板及脊柱韧带的结构,观察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程度和变性,并可早期显示椎间盘退变情况。结论:MRI对本病的确诊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硬膜下血肿占严重头外伤病人的10%—30%,约占颅脑损伤总数的2%—6%,占各类血肿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为急性为3天之内者,其伤后病情变化急剧,混杂密度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属不稳定血肿,应提醒临床密切观察或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