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基础. 资料与方法对14例累及29个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观察其病理改变. 结果骨梗死病变急性期X线、CT扫描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疏松,MR T1WI呈等至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示梗死灶内出血肿胀,周围见规则低信号环,与正常骨髓间有线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示反应性新骨形成和周围充血水肿;亚急性期X线、CT扫描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状硬化,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周围见低信号带,与正常骨髓间有线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示脂肪坏死、反应性新骨形成、纤维化和充血水肿;慢性期X线、CT扫描呈不规则状、蜿蜒状硬化斑块,MR 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示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替代而发生纤维化和营养不良性钙化或骨化. 结论骨梗死的各期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在急性和亚急性期,MRI优于平片和CT,在慢性期,平片、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