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利用MRI测量颅颈交界区(CCJ)的重要结构,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颅颈MRI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分为两组,男女各25例。在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上测量其基底角(BA)、齿状突位置(DO)、寰齿间距(ADI)以及CCJ主要韧带的厚(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DO、ADI男(女)分别为131.35±6.24°(133.16±7.87)、-1.63±1.58mm(-1.25±1.53)、1.44±0.45mm(1.41±0.29),横韧带、寰枕前膜、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覆膜-硬膜复合体厚度分别为2.55±0.52mm(2.61±0.72)、1.14±0.41mm(1.18±0.31)、0.52±0.19mm(0.56±0.35)、0.83±0.28mm(0.85±0.45),双侧翼状韧带平均宽度为3.53±1.20mm(3.69±1.13)。各项指标在男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J活体测量有助于了解CCJ复杂的解剖结构,为该区创伤、畸形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位置深在,结构细小复杂,可分为耳蜗、前庭、前庭导水管、半规管、内耳道。过去内耳一直是影像学检查的盲区,X线平片无法显示其详细结构。高分辨率CT(HRCT)颞骨薄层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内耳的细微骨结构,螺旋CT三维重建还可将轴位的二维原始图像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对内耳结构的显示更为直观,但只限于骨结构。  相似文献   
5.
附睾炎并发阴囊脓肿一例张瑞田姜祥波附睾炎常见,但并发阴囊脓肿者却很少见,作者见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阴囊肿胀、疼痛并发热2周,无局部外伤史。查体:心肺正常,体温38.7℃。阴囊肿大,触诊左、右睾丸及右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左侧附睾稍大并有触...  相似文献   
6.
患,男性,16岁,左足背核桃大小无痛性肿物,3年前曾行手术治疗,结果不详.近1年肿物增大,伴持续性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扫描在髋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共收集25例髋部创伤病例的X线和CT资料,并对25例髋部创伤的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例病人中,右侧创伤12例,左侧创伤10例,双侧创伤3例。CT扫描发现髋臼骨折15例,其中后壁骨折4例;前壁骨折3例;后支骨折5例;前支骨折2例;横行骨折1例。X线平片显示髋臼骨折9例,检出率为60%,而CT检出率为100%。结论:CT能直观再现髋臼的解剖全貌,能提供较平片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判定骨折的稳定性及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在显示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Excite0.35T永磁型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PDWI,对40名健康志愿者行CCJ韧带扫描,分析CCJ韧带的MRI表现及其显示率。结果 40例CCJ韧带均能良好显示,其中寰枕前膜、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覆膜-硬膜复合体、横韧带及翼状韧带显示率均为100%(40/40),齿突尖韧带的显示率为30%(12/40)。结论低场磁共振PDWI对CCJ韧带的结构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附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我院1993年~2001年期间46例支气管扩张的CT资料,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尿路成像(CT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9例有泌尿系临床症状拟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37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50 mA;低剂量组42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根据患者的体型将管电流设为100~120mA.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横断面及排泄期重组图像进行影像质量评分(IQS),测量感兴趣区(ROI)图像噪声即CT值的标准差(SD),记录有效剂量(ED)及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2组间SD、ED值及平扫IQ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增强扫描各期横断面及排泄期重组图像IQS、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低剂量CTU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