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双孔双线雪橇针行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间施行的500例应用双孔双线雪橇针行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3.6)min,术后住院4d,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目前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双孔双线雪橇针行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操作简单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恢复喂养时间(6.37±1.43 h)、住院时间(4.42±0.74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42±2.62 h,8.48±0.82 d),术中出血量(4.19±0.42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26±1.3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体疗效评估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针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行腹腔镜手术,能够减轻创伤,并预防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2年5 ~10月,我们采用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84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鞘状突未闭患儿84例,男78例,女6例;年龄10个月~10岁,平均3.5岁.形成腹股沟斜疝65例,其中位于右侧29例,左侧26例,双侧19例;1例嵌顿疝,左侧腹股沟斜疝合并右侧鞘膜积液1例,左侧鞘膜积液合并右侧腹股沟斜疝1例.鞘膜积液16例,其中位于右侧8例,左侧5例,双侧7例.患儿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采用头低脚高位或臀部垫3~5cm厚软垫,健侧倾斜1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肱三头肌舌形瓣切断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两种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0例,其中50例采取肱三头肌舌形瓣切断入路为A组,40例采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石膏固定时间、疼痛治疗进行对比.结果 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石膏固定时间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B组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22例,良24例,优良率为92%,B组患者治疗效果优23例,良16例,优良率97.5%,B组治疗效果优良情况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石膏固定时间、疼痛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等方面均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切断入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观察病变形态、密度、边界、周围结构及强化方式。结果:肿瘤多呈圆形、椭圆形,多有完整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一般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囊实性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占全部病例的63.6%,囊性结构为主者占全部病例的27.3%,实性结构为主的肿瘤占全部病例的9.1%;CT平扫实性部分呈低或等密度,增强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囊性部分呈低密度,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病例,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83例均有椎体变形、骨质破坏及"死骨";其中椎间盘破坏58例;椎旁脓肿54例;附件破坏9例;椎管骨破坏27例,椎管内脓肿5例。结论 CT对脊柱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儿疝气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方法: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86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疝气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状态恢复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疝气患者展开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更为显著,且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