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影像学所见: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CT/MRI扫描结果为标准,分析150例纵隔B超检查结果,探讨B超检查纵隔淋巴结的价值,参照美国胸科协会的分区法,将纵隔淋巴结分为8个区。正常情况下5区、8区不能被显示,其它各区显示满意者占81%~97%,以上段气管旁区最高(97%)。B超扫描对纵隔各区淋巴结检出率为33%~93%,以上段气管旁最高,右侧93%,左侧88%)。假阴性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的某些纵隔区不能满意显示。作者认为B超是CT、MRI的一种有意义的辅助手段;B超扫描对肺癌N分期及淋巴瘤分期价值下大,对随诊食管,贲门癌患者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有帮助,对淋巴结肿瘤的疗效观察、疗后残留肿块的性质判断及疗后随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原发于骨的非何杰金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年10月至1990年10月,我院治疗原发于骨的非何杰金淋巴瘤22例,Ⅰ期11例,ⅡE期7例,ⅣE期4例。14例单纯放射治疗,6例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单纯化疗和手术治疗各1例。全组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为34M.ⅠE期、ⅡE期和ⅣE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5%、28.6%和25%。ⅠE期和ⅡE期之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放射治疗晚期并发症2例,与照射肢体全周和剂量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子宫、子宫阔韧带脂肪类肿瘤非常少见。作者报告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子宫平滑肌脂肪瘤、2例子宫阔韧带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表现。肿瘤内的脂肪成份在影像上有特征性,B超扫描表现为高回声伴有声衰减区;CT扫描呈脂肪密度区。肿瘤位于子宫内时易于诊断;肿瘤位于子宫浆膜下或子宫阔韧带内时易被误诊为卵巢囊性畸胎瘤;肿瘤以平滑肌成份为主时不易与子宫平滑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CT、B超及两者结合的表现,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对6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做术前前瞻性CT、B超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并进行双盲法分析。结果:以最小径≥8mm为颈静脉链周围(Ⅱ~Ⅳ区)转移淋巴结的CT诊断指标,敏感性91.67%,特异性98.61%;以淋巴结最小径≥8mm作为其B超诊断指标,敏感性83.33%、特异性97.22%。以淋巴结最小径≥5mm为气管食管沟区转移淋巴结的CT诊断阈,敏感性69.23%,特异性100%。增强CT扫描44个淋巴结区域显示淋巴结边缘强化伴中心低密度区,经病理证实全部为转移淋巴结,特异性为100%。结论:增强CT扫描是评价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淋巴结的最小径≥8mm可作为评估颈静脉链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最小径≥5mm时可诊断为转移。如有原发肿瘤病史,淋巴结边缘强化伴中心坏死是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可靠的征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B超检查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价值和诊断标准,以及颈动脉受侵的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对6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做术前前瞻性CT、B超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并进行双盲法分析。结果:以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为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CT诊断指标,敏感性81.03%,特异性93.02%;以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回声包膜呈锯齿状中断为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B超诊断指标,敏感性95.35%,特异性63.64%。11例转移淋巴结粘连侵犯颈动脉者,CT准确评价9例,B超准确诊断10例。结论: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为CT评价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准确指标。CT结合B超能准确评价颈部转移淋巴结与颈动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