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CT对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胰腺顿挫伤的CT征象。结果:5例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中,胰腺出血3例。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增粗是胰腺挫伤的直接征象;胰腺外形不连续、平扫或增强时垂直胰腺长轴的低密度、线条状影是胰腺断裂的直接征象。胰周积液、网膜囊积血积液,肾前筋膜增厚,腹腔积液是胰腺损伤的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胰腺顿挫伤的诊断价值较大,CT增强比平扫更能明确胰腺的断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案。方法收集我院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胸腰椎骨折开放手术,研究组采取微创经皮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引流量;两组术前及术后6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6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恢复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肯定,对于恢复伤椎功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仙丹”终于有了着落。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苦苦寻觅能使人健康长寿的“仙丹”,现代科学的千呼万唤,终于使“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健康仙丹”的真实面目展露在世人面前。“健康仙丹”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说来话长——生物电流是生命力之源失重影响健康的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3 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腰部隐痛 2月 ,向两侧腹股沟及右腿部放射 ,活动后加剧 ,无反酸、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服用药物治疗后症状稍好转 ,停药后上述症状复发 ,2月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2周前上述症状加剧并伴有胸部疼痛及发热 ,T 3 8.7℃ ,在当地医院就诊 ,给予静滴“青霉素”等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 ,全身疼痛持续无缓解 ,伴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实验室检查 :WBC 10 .7× 10 9/L ,RBC 4.10× 10 12 /L ,HGB 116g/L ,PLT 93× 10 9/L。腹部B超检查发现脾脏肿大 ,实质呈不均匀分布粗大回声 ,条索状强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薄层扫描骨算法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检查中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60例颅脑外伤可疑颅底骨折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后,对其颅底影像进行骨算法薄层重建,并与常规扫描所得颅底影像进行比较.结果 60例脑外伤患者在常规CT扫描仅有25例显示骨折线.行薄层骨算法重建后60例均可见到明确骨折线,同时能够更清晰的显示筛窦、蝶窦及乳突气房积液情况.结论 CT扫描骨算法重建技术简便易行,对颅底骨折的诊断明显优于常规CT扫描,在临床中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2 7岁。因查体发现“左肺包块 2年 ,伴胸闷、气短 1年”入院。患者无咳嗽、咳痰、午后低热、盗汗等 ,按“结核”给予正规治疗 1年 ,症状无缓解且CT检查左肺包块较前无明显变化 ,生命体征正常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X线 :左肺门影增大 ,左肺中野近肺门处可见不规则包块影 ,呈分叶状 ,边界清晰 ,包块部分与肺门相连 ,侧位片包块与左肺门重叠。CT表现 :左肺上叶舌段近肺门处 ,见一 5cm× 4.3cm的不规则呈串珠样堆积软组织密度影 ,其内有点状钙化 ,左肺舌叶支气管开口显示不清 (图 1,2 )。支气管镜 :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开口被新生物…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病变。现有研究认为该病是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基础病理进而造成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以及进行性骨赘形成,进而分别刺激、压迫相邻的颈脊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椎旁交感神经等神经血管组织所致。前人对于颈椎椎间盘的退变研究主要集中在髓核,对于颈椎椎间盘纤维环退变后的转归及加速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对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pPNETs患者的CT与MRI检查资料,比较CT、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pPNETs位于肌肉18例,盆腔6例,胸腔3例;术前CT、MRI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5.56%,误诊率为44.44%。CT平扫显示肿瘤密度类似于相邻肌肉组织,经增强扫描可见中等以上强化,经双期增强扫描可见进行性不均匀强化。MRI检查在T1WI上为不均匀略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为不均匀略高或高信号,经增强扫描可见显著不均匀强化。结论 pPNETs具有特征性CT和MRI征象,CT和MRI检查对于临床诊断鉴别、治疗决策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9岁。发现右下腹部包块,伴增大及有触痛感2个月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可。体验:腹平坦,中下腹可角及多个大小包块,轻触痛,质韬,轮廓清,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嗜酸细胞瘤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并与肾嫌色细胞癌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30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肾嗜酸细胞瘤CT表现,比较肾嗜酸细胞瘤与肾嫌色细胞癌病变形态学特征,病灶强化百分比及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结果肾嗜酸细胞瘤密度于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均低于肾脏皮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嗜酸细胞瘤密度于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高于肾脏髓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嗜酸细胞瘤较肾嫌色细胞癌体积小,密度均匀的比例高,存在星芒状瘢痕的比例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扫描,肾嗜酸细胞瘤与肾嫌色细胞癌强化程度间比较显示,肾嗜酸细胞瘤在皮髓质期、实质期的病灶强化百分比和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均高于肾嫌色细胞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形态学特征及动态增强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