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促血管生成因子(PIGF)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评价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进行产检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肘静脉采血法留取外周静脉血清进行sFlt-1和PIGF检测,随访记录其妊娠过程。其中,发生重度子痫前期有16例,轻度子痫前期有36例,另取研究对象中无妊娠合并症的正常产妇7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sFlt-1与PI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Fl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PIGF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产妇血清sFlt-1、PIGF水平呈负相关性(r=-0.570,P<0.05)。结论妊娠早期血清sFlt-1、PIGF指标与子痫前期之间存在相关性,对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某医院收治的1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环孢素血药浓度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合并用药对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血药浓度50~150 ng/ml者发生急性GVHDⅣ期2例(11.8%);血药浓度150~250 ng/ml者未发生急性GVHD 1例(5.9%),急性GVHDⅠ期2例(11.8%),急性GVHDⅡ期2例(11.8%),急性GVHDⅢ期2例(11.8%);血药浓度250~400 ng/ml者未发生急性GVHD 6例(35.3%),急性GVHDⅠ期1例(5.9%),急性GVHDⅡ期1例(5.9%)。Spearme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环孢素血药浓度与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87,P<0.05);环孢素血药浓度与血清肌酐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  相似文献   
3.
八角茴香挥发油经皮渗透性及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考察八角茴香挥发油的经皮渗透性及对布洛芬的促透作用,为制备八角茴香挥发油和布洛芬外用制剂及筛选天然透皮促进剂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布洛芬及八角茴香挥发油中主成分茴香脑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以体外婴儿皮肤为渗透屏障, Franz扩散池法考察八角茴香挥发油经皮渗透性及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0.5%,1.0%,2.0%八角茴香挥发油的透皮速率常数(Jss) 分别为(1.675±0.331),(4.048±0.579),(5.352±0.166) μg&#8226;(cm2)-1&#8226;h 1。无八角茴香挥发油与0.5%,1.0%,2.0%八角茴香挥发油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Jss分别为(9.416±1.260),(7.803±1.128),(9.495±0.749),(7.334±0.885) μg&#8226;(cm2)-1&#8226;h 1。结论不同浓度八角油和布洛芬对人皮肤均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八角油对布洛芬未表现出促透作用,甚至抑制布洛芬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小儿润肺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rom C18(4.6 mm×20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0∶60∶0.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12.5~8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为1.80%(n=6)。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小儿润肺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与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断符合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氨基糖苷组(n=33)和碳青霉烯组(n=47)。氨基糖苷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碳青霉烯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细菌清除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病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PC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糖苷组的细菌清除率为36.4%(12/33),高于碳青霉烯组的17.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替加环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