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22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和8例正常人性激素(包括血清泌乳素(PRL)、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下全患PRL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T、E2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FSH与LH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性。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血渗透压改变与合理输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部疾病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日益受到重视。为探讨本病的血渗透压改变及 ADH的分泌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补液 ,我们对2 0 0例各型肺炎患儿进行了血渗透压测定并根据其变化规律 ,对支气管肺炎的合理输液治疗进行了探索。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经临床确诊的支气管肺炎患者 ,排除因营养不良、腹泻呕吐等原因所致水电解质紊乱者均列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 WHO小儿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化中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入院前均无输液史。从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 2 0 0例。其中男 12 8例 ,女 72例 ;年龄≤ 6月…  相似文献   
3.
谢彤  唐德  陈杨超  唐蓉  刘彩琼  周克元 《广东医学》2001,22(11):1017-101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多态性在慢性肾炎 (CGN)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的分布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提取外周血DNA ,然后PCR扩增基因片段 ,检测 86例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 )患者 (CNG组 )、5 6例PNS患者 (PNS组 )及 5 0例健康献血员 (对照组 )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CGN组插入纯合子(II)基因型较对照组比例高 ,女性患者缺失杂合子 (DI)发生率上升 ,缺失纯合子 (DD)发生率下降。高血压发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DD型 >DI型 >II型 ,而血中ACE浓度也是DD型 >DI型 >II型 ,提示缺失 (D)基因产物ACE浓度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关系。PNS组DD型发生率较CGN组及对照组高 ,其中PNS组与CGN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GN及PNS患者的临床表现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唐蓉  唐云书 《四川医学》2000,21(5):448-449
我院1994~1998年头位分娩发生胎膜早破者142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取同期分娩中胎膜未破者183例作对照分析,以探讨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关系:本统计早破组与未破组经阴道自产者分别为55例及90例,经阴道助产者分别为44例及74例,剖宫产者分别为43例及19例,经χ2检验,P<0.005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说明早破组难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组。1.2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各种因素的关系1.2.1 胎膜早破与产妇骨盆大小、狭窄类型的关系:见表1。表1可见有扁平型骨盆狭窄者,早破组明显高于未破组,而有漏斗型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后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小剂量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生长后,根据优势卵泡直径分为2组,直径6~8mm者为组1,10—12mm者为组2。采集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后,再进行体外授精和胚胎培养。结果:组1的GV期卵的成熟率和受精率低于组2者,但两组的MI期卵的成熟率、受精率没有明显差别。两组卵裂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形成胚胎的质量组2优于组1。总计成熟率69.3%,成熟卵中正常受精率61.5%。结论:可以用小荆量Gn促使卵泡生长后,采集未成熟卵,用体外成熟-体外授精(IVM/IVF)的方法使多囊卵巢患者在避免OHSS的情况下获得质量良好的胚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LP)预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价值.方法 4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分为有症状组(24例)和无症状组(19例).采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所有患者的心室晚电位;动态随访(33.8±9.0)个月,观察研究人群中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有症状组中有22例(91.7%)患者晚电位阳性,无症状组中有7例(36.8%)晚电位为阳性.LP阳性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为72.4%,LP阴性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为14.3%,LP预测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为5.1,95%可信区间(CI)为[1.4,18.6](P=0.002). 结论 心室晚电位可以作为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对比慢性砷中毒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头发样本,筛选差异代谢物,分析相关代谢途径,为砷毒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代谢组学方法,研究5名慢性砷中毒患者(观察组)和5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头发样本的代谢物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析两组的代谢图谱差异,找出差异代谢物。[结果]慢性砷中毒患者尿砷[(1.32±0.09)μmol/L]明显高于砷中毒标准(1.17μmol/L)和对照组[(0.29±0.10)μmol/L](P0.001)。共检出10种差异代谢物,在慢性砷中毒患者中有4种上调,6种下调。代谢通路分析筛选出4种有意义的差异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在观察组中分别为苯乙醛和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而谷胱甘肽和丙氨酸含量降低。这4种代谢物均与机体氧化应激相关。[结论]验证了砷的慢性毒性机制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同时为探索氧化应激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基因启动子(TAAAA)n重复多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其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353名正常育龄妇女为对照组,241例PCOS患者中180例接受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并被分为非胰岛素抵抗(NIR)组、高胰岛素血症(HI)组、异常糖代谢(AGM)组;基因片段分析法检测荧光标记多态片段长度,并测序鉴定其重复次数;比较组间临床及代谢参数、(TAAAA)n多态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结果(1)PCOS组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AGM组高于HI组、NIR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变化相反;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检测到(TAAAA)6~10次重复5种等位基因、14种基因型,但5种等位基因频率和总基因型分布及各基因型分布PCO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PCOS糖代谢3组间5种等位基因频率和总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但3组间7/9基因型分布不同(χ^2=9.671,P〈0.01),AGM组7/9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NIR、HI组(χ^2=6,792,P〈0.01;χ^2=6.538,P〈0.05)。结论SHBG基因启动子(TAAAA)n重复多态及其分布与PCOS无明显相关,但(TAAAA)n多态7/9重复基因型与PCOS糖代谢异常发生、进展可能有关。PCOS糖代谢异常可能与肥胖等其他因素相关。故该SHBG基因多态性并不能预测PCOS的高危个体。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营养支持是重症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急性呼吸麻痹短期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临床很常见,但对救治难度较大的重症呼吸麻痹长期机械通气病人营养支持报道很少.我科应用自制配方膳对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长达2 430 d,其中因重症呼吸麻痹行持续机械通气至今已达1 760 d.目前,病人一般状况稳定,营养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FI)的分类,为根分叉病变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163例患者的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的CBCT影像资料。根据患牙牙周及根尖周骨吸收的形态和范围,髓室底和根管侧壁剩余牙本质的厚度,结合患者全口其他牙情况,将根分叉病变分为牙周来源、根尖周来源、穿孔性因素及混合来源;并对根尖周来源根分叉病变患牙的根管充填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患牙中,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最多,占41.5%,其次是混合来源,占26.2%,穿孔性因素占18.3%,牙周来源占14.0%。68例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CBCT图像显示48.5%的患牙根充良好,44.1%的患牙根充不全,7.4%的患牙超填。43例混合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同时存在牙周来源和根尖周来源的患牙最多,占72.1%。结论 CBCT可对根分叉病变进行细致的评价并进行分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