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干扰素的研究中,由于测定方法不一,影响因素很多,给各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结果的分析与比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在人β干扰素(HuIFN-β)的研制过程中,也深感建立一种该类型的干扰素参考品的必要性。为满足本实验室研究工作及临床试用的需要,我们采用真空低温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了一批人β干扰素参考品,现将其活性标化,无菌检查,以及热稳定性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粗制人β干扰素:采用新城鸡瘟病毒(NDV,B_1株)和人胚肌皮细胞(SM_2株)生产制备,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供的人α和β干扰素国际标准抗血清鉴定,其β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舌下含片的研制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舌下含片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舌下含片 ,4℃和室温条件下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配方所用辅料对所用细胞和干扰素均无不良影响 ,干扰素舌下含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论 :采用冷冻干燥和加稳定剂的方法制备干扰素舌下含片 ,可有效地避免制备过程中干扰素活性的降低 ,并能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以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机中的剩余血作原料,诱生人白细胞干扰素的方法。对影响干扰素产量的因素如血清浓度,诱生装置,装量、PH 和Co-60照射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确立了能批量生产高滴度干扰素(1~4.9×10~4IU/ml)的最佳诱生系统。临床初步应用表明,此干扰素制剂对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具有减少创面分泌物,减轻水肿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nterferon)作为一种极有希望的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正引起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尤其用二倍体细胞生产的人β干扰素(HuIFN-β),由于其本身污染程度低,使用安全和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更为人们所重视。但国内由于常规的用于生产该型干扰素的诱生剂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 I:C)需靠进口获得,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使β干扰素的生产受到了极大限制,直接影响了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进展。鉴于病毒作为一种天然的诱生剂在人的白细胞及类淋巴细胞干扰素生产中表现出的良好诱生作用,我们设想用病毒代替Poly I:C作诱生剂生产人β干扰素,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干扰素生产系统,以生产更多  相似文献   
5.
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为一种用于病毒病和肿瘤治疗的新生物制品。本项目对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设计建设了完全符合GMP标准,年产精制干扰素10万支,产值达1000万元的净化车间,进而重点研究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大规模生产系统。该系统在国内首次将体外循环血及人脾细胞用于干扰素的大批量生产,并独家采用了多克隆抗体亲和层折纯化技术,回收率由传统盐析法的40%提高到88%以上,纯度达100万IU/mg蛋白/毫升,干扰素成本因此而降低二分之一,从而较好解决了国内干扰  相似文献   
6.
伤寒杆菌、灵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菌的内毒素能提高新城鸡瘟病毒(NDV)诱导小鼠干扰素(MuIFN)的产量。卡介苗(BCG)能提高脂多糖(LPS)诱导的MuIFN产量,今西(Imanishi,J)等(1981)初次报导BCG可提高NDV或多聚肌甙酸:多聚胞甙酸(PolyI:C)诱导小鼠干扰素产量。类似BCG的菌壁肽聚糖(PG)是一种良好的佐剂,能否提高NDV诱生小鼠干扰素产量,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报导,因此我们作了这一方面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大量生产高活性的人β干扰素的生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1)用新城鸡瘟病毒(NDV)代替价格昂贵,需要进口的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I∶C)作诱生剂,从而使干扰素成本大大下降;(2)生产细胞是一株已经过生物学鉴定的人胚肌皮细胞,其二倍体率在91%左右;(3)生产首次采用了病毒超诱导方案,干扰素平均产量可高达22600IU/ml(SD=6100)和77.1IU/10~3细胞(SD=16.6);(4)细胞培养及生产均在转瓶系统中进行,一次诱生最大量可收获1440ml干扰素.采用该系统生产的干扰素,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供的国际人α和β干扰素标准抗血清鉴定,其成分的97.97%以上属β型,主要理化及抗病毒特性也与国际人β干扰素标准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适合于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HuIFN-β)大规模生产的二倍体细胞株。从8株新建的细胞中选择出的一株人胚肌皮细胞——SM_(15)的特点如下:(1) 生长速率快,细胞1∶2接种形成单层的时间为24h,维持时间多于15天。(2) 总群体倍增水平为57.7。(3) 通过起动和NDV超诱导,干扰素的平均产量为23000IU/ml。(4) 冻存对该株细胞的干扰素产量无影响。(5) SM_(15)的核型为正常人二倍体核型,即46XX,可用于临床人β干扰素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