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创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高,早期死因主要是难以控制的出血,晚期则是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来,创伤控制骨科理念的形成,试图使伤者受到"第一次打击"后的"持续打击"最小化,控制炎症级联反应,从而提高严重多发伤的生存率。创伤控制骨科理念主要包括3个阶段:首先准确合理地选择适应证,采用快速有效的措施控制出血、污染并进行临时固定;其次在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纠正死亡三联征;最后进行有计划的二次确定性手术。目前的难点在于适应证的选择和早期处理(特别是对伴发骨盆骨折者),二次手术的时机和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减少伤者"二次打击"的各种微创手术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RP(C-反应蛋白)作为评估多发骨折术前炎症水平、预测术后感染并决定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时机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的68例多发骨折(合并骨盆骨折,ISS评分18分)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术前和术后的炎症指标(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术中输血量。术后感染由微生物学检验确诊。术前炎症指标和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最佳阳性筛选标准通过ROC曲线来决定并通过筛选点比较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情况及其转归。结果平均二次手术时间(8.85±3.37)d,术后感染11例,CRP和术后感染相关性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术前CRP的最佳筛选点为50mg/L,术前CRP50mg/L的患者在经过二次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相对较小并迅速的降低。结论CRP是预测多发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术后感染的一项优秀的术前筛选试验。术前CRP50mg/L是进行二次手术的安全时机,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对多发骨折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06年12月-2009年3月78例多发骨折(合并骨盆骨折,ISS>18分)患者进行研究.记录创伤摔制二次手术术前CRP、ESR和术后感染情况,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最佳阳性筛选标准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术后感染共11例.术前CRP的临界点为50 mg/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909,0.821.ESR的临界点为27.5 mm/h,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818,0.791.联合串联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875,0.900.结论 CRP(50 mg/L)是多发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术后感染敏感的预测指标,联合串联检测CRP和ESR可以提高对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23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1例因骨折复位不佳行有限切开PFNA内固定.结果 本组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损害控制在地震伤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例地震伤致骨盆骨折伤员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并进行总结回顾,伤员一期行抗休克治疗及骨折临时固定,二期采用导航下微创手术治疗.结果 经过损害控制的分期处理,稳定伤员的生命体征,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创伤控制应用于地震伤骨盆骨折伤员的救治了提高了伤员的生存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