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有研究显示ω-芋螺毒素SO3与SNX-111结构相似,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ω-芋螺毒素SO3或SNX-111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后神经痛的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蛋白质工程室及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并行蛛网膜下腔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9组。对照组经导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其余8组动物分别经导管鞘内注射SO3或SNX-111300,600,900和1200ng。观察各组动物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每隔1h热痛觉过敏及触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各毒素不同剂量给药后2h与给药前阈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种毒素相应剂量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种毒素均呈剂量依赖性提高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大鼠热刺激痛及触诱发痛阈值。鞘内注射SO31200ng2h后热痛阈最大可能镇痛百分率达94%,触诱发痛阈值也由给药前的2.94g上升到9.20g。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SO3可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其镇痛作用与剂量相关,镇痛强度与SNX-111相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观察鞘内注射(it)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 I模型)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CC I后14 d组(C组)、CC I 14 d it生理盐水组(CN组)、CC I 14 d it SO3 600 ng组(CS 1组)和CC I 7 d后连续鞘内注射SO3 30 ng.h-1共7 d组(CS 7组)。观察各组动物热痛觉过敏及机械刺激痛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并测定DRG细胞内Ca2+含量。结果CC I 14 d时结扎侧与非结扎侧热及机械刺激痛阈值均下降,同时DRG细胞内Ca2+含量也升高。it SO3后,结扎侧及非结扎侧痛阈值均升高,而DRG细胞内Ca2+含量降低。结论it SO3对慢性神经痛有镇痛作用,同时可以抑制CC I引起的DRG细胞内Ca2+含量增加,提示DRG细胞N型Ca2+电流在此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C和D四个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virus Xprotein,HBx)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复制的影响。方法构建含A、B、C和D四种基因型HBx的真核表达载体和提前终止HBx表达的突变型单倍体HBV表达系统,共转染至人肝肿瘤细胞系HepG2细胞,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不同基因型HBx对HBV核心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表达情况,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细胞中HBV前基因组RNA(pgRNA)和总RNA(pgRNA,2.2kb和0.8kb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A、B、C和D四种基因型HBx的表达均可显著激活HBV核心启动子活性,但不同基因型HBx的激活作用不同。除C基因型外,A、B和D三种基因型HBx均可显著增强HBsAg和HBeAg的胞外分泌水平。检测HBV复制中间产物发现,C基因型HBx对HBVpgRNA和总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显著低于A、B和D基因型。结论不同基因型HBx对HBV复制的影响不同,为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与HBV复制能力以及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连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慢性神经痛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痛大鼠的长期镇痛效果及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1/06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25μL/h;用药组分别持续经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生理盐水溶液15,30及60ng/h,共28d。②分别于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3,7,14,21,28d测量下列指标:体质量变化;触诱发痛采用VonFrey细丝0.4~60g测定,从最低值开始,每种细丝测量10次,引起大鼠足爪抬起5次以上时VonFrey细丝最低值为其阈值;热刺激爪退缩阈值采用TF2-光热测痛仪测定,连续测3次,间隔5min,取其平均值;冷敏阈值测定,分别记录大鼠双侧后肢在冷水中1min后的抬足次数,记录时间为2min。每只动物各种测痛方法之间间隔1h。结果:①连续鞘内注射SO3对体质量影响小。②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提高结扎侧触诱发痛阈值,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SO330ng/h及60ng/h组镇痛强度明显强于15ng/h组(21d:18.7±5.7,20.5±6.0,11.7±2.6)。连续鞘内注射SO360ng/h时可以达到完全镇痛。用药28d其镇痛作用无衰减;停药后各阈值回到给药前水平。③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提高结扎侧热刺激爪退缩阈值,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各剂量组热刺激爪退缩阈值均高于正常大鼠基础值。用药期内一直保持高效镇痛,停药后其阈值恢复至给药前水平。④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减少结扎侧抬足次数,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60ng/h时可以达到完全镇痛。用药期内一直保持高效镇痛;停药后结扎侧抬足次数明显增加,基本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长期鞘内注射SO3可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未发生成瘾及耐药,其镇痛作用可逆。  相似文献   
5.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所引起的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结扎组12只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正常对照组6只不干预,假手术组6只手术但不结扎,观察处理后42d内自发痛、触诱发痛、热刺激及冷刺激痛觉过敏等行为学变化。②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3,7,14,21,28,35,42d组9组,处理同前,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观察坐骨神经和脊髓组织大体形态、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轴突髓鞘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7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行为学变化:坐骨神经结扎组大鼠术后3d即出现明显的自发性疼痛,机械刺激痛阈值从术前的(17.33±5.42)g降至(3.28±1.37)g;热刺激爪退缩阈值从(12.13±2.37)s缩短至(10.43±1.65)s;冷刺激抬足次数从(3.50±1.09)次增加至(14.75±2.34)次。术后7 ̄14d这些阈值的变化逐渐达高峰,并持续至观察期结束(42d)。②坐骨神经结扎大鼠坐骨神经结扎部位及其远端轴突水肿,部分脱髓鞘。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可以产生明显的、稳定的自发性疼痛和诱发性疼痛等类似临床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其局部病理变化与症状相符。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 1 (interleukin 1, IL 1 )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 是体内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中心介质, 在许多慢性炎症和其他一些自身免疫病中, 无论是在疾病引发的起始阶段还是在炎症反应发展的过程中, 若是产生在不恰当的位置或是含量不适当都将对机体产生负面的效应, 诸如关节炎、多肽骨髓瘤等许多疾病都是由IL 1引起的。为了避免IL 1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必须对机体中的IL 1进行多层面的严格调控。以往许多用来调控IL 1生物效应的常规策略都是基于天然调控途径, 如使用亲和力较强的IL 1受体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持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痛大鼠的长期镇痛效果及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1/06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4组.对照组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25μL/h;用药组分别持续经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生理盐水溶液15,30及60 ng/h,共28 d.②分别于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3,7,14,21,28 d测量下列指标:体质量变化;触诱发痛采用Von Frey细丝0.4~60 g测定,从最低值开始,每种细丝测量10次,引起大鼠足爪抬起5次以上时Von Frey细丝最低值为其阈值;热刺激爪退缩阈值采用TF2-光热测痛仪测定,连续测3次,间隔5 min,取其平均值;冷敏阈值测定,分别记录大鼠双侧后肢在冷水中1 min后的抬足次数,记录时间为2 min.每只动物各种测痛方法之间间隔1 h.结果:①连续鞘内注射SO3对体质量影响小.②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提高结扎侧触诱发痛阈值,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SO3 30ng/h及60ng/h组镇痛强度明显强于15 ng/h组(21 d:18.7&;#177;5.7,20.5&;#177;6.0,11.7&;#177;2.6).连续鞘内注射SO3 60 ng/h时可以达到完全镇痛.用药28 d其镇痛作用无衰减;停药后各阈值回到给药前水平.③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提高结扎侧热刺激爪退缩阈值,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各剂量组热刺激爪退缩阈值均高于正常大鼠基础值.用药期内一直保持高效镇痛,停药后其阈值恢复至给药前水平.④连续鞘内注射SO3可以显著减少结扎侧抬足次数,剂量越高,镇痛作用越强,60 ng/h时可以达到完全镇痛.用药期内一直保持高效镇痛;停药后结扎侧抬足次数明显增加,基本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长期鞘内注射SO3可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未发生成瘾及耐药,其镇痛作用可逆.  相似文献   
8.
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是指培养过程中血清饥饿或细胞接触抑制时表达上调的基因。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包括Gas1、Gas2、Gas3……Gas11等。这些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如调控微丝组装、神经细胞生长或分化、凋亡、酪氨酸激酶受体活性以及正或负调控细胞周期。gas基因间没有序列同源性或一致的结构特征。本文就目前已报道的gas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组DNA技术,将不含非编码区和信号肽编码区的肿瘤坏死因子-αcDNA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竽组产物具有匀伤鼠L92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且均在可溶性TNF,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P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验证其在酵母中的表达并检测其自激活作用。方法以PCR法从pGEMT/H5NP扩增NP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其定向克隆到PGBKT7载体,经测序鉴定后,PEG/Li-Ac法转化酵母菌株AH109,用表型筛选法及颜色筛选法检测其自激活作用同时Westernblot验证诱饵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NP编码区基因,并成功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诱饵载体pGBKT7-NP,对宿主细胞酵母菌株AH109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并能在酵母细胞中稳定表达。结论诱饵载体pGBKT7-NP可用于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钓取与禽流感病毒核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