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离背阔肌移植术被广泛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后晚期屈肘屈指等功能重建 ,及全身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伤口覆盖。而术后并发供侧臂丛神经损伤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为 1例前臂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行游离背阔肌移植覆盖创面手术时 ,发生了供侧臂丛神经损伤 ,教训深刻 ,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5岁 ,右利手。 1999年 7月 2 5日因车祸致左前臂掌侧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8小时入院 ,检查 :神清 ,面色苍白 ,体温正常 ,脉搏 70次 /分 ,血压15 / 8k Pa,呼吸 2 1次 /分。左前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30 cm× 12 cm,创面污染严重 ,前臂屈肌群挫伤较严重 ,…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神经再生趋化性在解剖特异性水平上的差异,为研究分娩性臂丛损伤(产瘫)患儿易出现同步收缩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大鼠按年龄分幼年组和成年组各20只,建立解剖特异性模型右侧坐骨神经切断以后,其中胫神经近端接Y形硅胶管入口端,Y形管两出口分别接远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术后3、6周分别采用神经电图、组织学方法检测神经再生.结果术后3、6周,成年组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7.27±8.63和3.44±1.67,波幅比值分别为12.45±25.03和4.32±2.87;幼年组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1.80±1.65和0.97±0.42,波幅比值分别为2.29±3.37和1.22±0.62,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比值的差异在术后3、6周均有统计学意义(秩和值T分别为73,60,74和65,P<0.05).成年组远端胫神经有髓轴索数/腓总神经有髓轴索数(甲苯铵蓝染色)的比值在术后3、6周分别为9.62±9.30和8.94±6.20,幼年组分别为1.26±0.62和1.73±2.49,两组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和62,P<0.01).结论幼年大鼠神经再生趋化性的解剖特异性较成年大鼠差,这可能是临床上分娩性臂丛损伤较成人臂丛损伤更易发生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同步收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静脉动脉化再植血运恢复延迟现象及意义.方法 收集常规无法再植的断指试行静脉动脉化再植19例24指.静脉动脉化再植是将近端的动脉与远端静脉吻合作为供血,吻合1~3根静脉作为回流.骨、肌腱、神经等手术处理同常规再植.记录再植断指的血供恢复时间,即手术完成后松止血带起至断指皮肤颜色变暗红或红色记录为血运恢复时间.结果 24指中除8指放止血带立即变红外,出现血运恢复延迟现象16指,发生率为66.7%.16指术中血供恢复时间:20 min内血运恢复9指;2 h内6指;最长1例术后9 h才逐渐恢复.24指再植均成活.结论 高质量的静脉动脉化血管吻合后,断指仍无血液灌注,应考虑到血运延迟现象,认识静脉动脉化再植后的血运恢复延迟现象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经纤维在损伤后的再生过程中是否能识别长入自身的神经内膜管,一直是周围神经研究领域中争论的问题。虽然神经趋化性理论在20世纪初得到短暂的接受,但长期以来接触导向学说是唯一被认可的观点。近年来随着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及化学本质正得到逐步阐明,神经趋化性在分子水平重新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大鼠神经再生解剖特异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大鼠神经趋化解剖特异性的差异。 方法 取幼年组和成年组大鼠各 2 0只 ,建立解剖特异性模型 ,术后 3 ,6周分别采用神经电图、组织学检测神经再生。 结果 术后 3 ,6周 ,成年组胫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 7.2 7± 8.63和 3 .44± 1 .67,波幅比值分别为 1 2 .45± 2 5 .0 3和 4 .32± 2 .87;幼年组胫神经与腓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1 .80± 1 .65和 0 .97± 0 .42 ,波幅比值分别为 2 .2 9± 3 .37和 1 .2 2± 0 .62。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和P <0 .0 1 )。成年组远端胫神经侧与腓总神经侧有髓轴索数的比值在术后 3 ,6周分别为 9.62± 9.30和 8.94± 6 .2 0 ;幼年组分别为 1 .2 6± 0 .62和 1 .73± 2 .49。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结论 幼年大鼠解剖特异性较成年差 ,可能是临床上产瘫较成人臂丛损伤更易发生同步收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神经再生组织特异性差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神经再生趋化性在组织特异性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SD大鼠40只,按年龄分成幼年组和成年组,每组20只,建立组织特异性模型。右侧坐骨神经切断后,将神经近端接于Y形硅胶管入口端,神经远端和肌腱分别接于Y形管两出口端。术后3、6周采用神经电图和组织学方法检测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3、6周,幼年组实验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率分别为(27.21±6.06)%和(39.33±10.41)%,成年组分别为(38.23±11.46)%和(52.36±8.12)%;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F=6.49、10.73,P<0.05、P<0.01)。幼年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恢复率分别为(30.21±17.43)%和(30.42±18.43)%,成年组分别为(35.43±32.13)%和(37.18±16.12)%;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23、0.92,P>0.05)。幼年组神经纤维再生准确率分别为(59.31±13.21)%和(59.39±24.16)%,成年组分别为(78.26±12.41)%和(84.28±9.01)%;两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0.75、8.36,P<0.01)。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组织对再生轴索有诱导作用,但幼年大鼠神经再生趋化的组织特异性较成年大鼠差。  相似文献   
7.
Free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transfer is widely used for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flexion of elbow and fingers after brachial plexus injury at later stage, as well as for soft tissue coverage because of its large size and long and reliable pedicle with adequate vessel diamete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其神经再生趋化性在组织持异性和解剖特异性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大鼠按年龄分幼年和成年组各40只,分别建立组织特异性(幼、成年组各20只)和解剖特异性(幼、成年组各20只)模型,术后3、6周分别采用神经电图、组织学检测神经再生。结果 术后3、6N,幼年组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神经纤维再生准确率、胫腓神经传导速度比值和波幅比值、远端胫神经侧与腓总神经侧有髓轴索数的比值方面均低于成年组;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幼年大鼠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的组织和解剖特异性较成年差,提示幼年大鼠较易发生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步收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周围神经的错向生长。  相似文献   
9.
实验应用8mm长Y型移植物(内置骨骼肌静脉导管)来研究组织特异性,同时作以下评价:①神经是否受远端神经影响而呈方向性生长;②是远端神经趋化性作用大,还是内皮细胞和骨骼肌分泌因子和(或)静脉通透性影响生长作用大;③远端靶组织的血管化对组织特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瘫上干型(C_(5-6)或C_(5-7))损伤后屈肘功能的恢复是一个关键。如早期神经修复后效果不佳,肌肉移位是唯一的替代方法。Steindler屈肌群移位术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最早报道于1919年,1954年由Mayer作过修改。本文作者描述了自1990年至1997年26例手术结果,其中男18例,女8例,右侧15例,左侧11例,平均年龄8岁(3~16岁)。手术适应证:肱骨内上髁屈肌群Lovett分级肌力4级以上,肘关节被动活动好,腕关节屈伸功能正常。因肘关节恢复不平衡而导致的伸肘或前臂旋转受限不是手术禁忌证。手术方法:全麻下作肘关节尺侧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