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预防医学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病毒性腹泻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人轮病毒(HRV)是人类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毒。尤其是儿童秋冬季节腹泻的重要病源之一。HRV含11个片段的双链RNA,可用氯丙稀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出,这是目前国内外公认为HR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准确、快速的基因分析技术,广泛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SDS—PAGE和EM方法,在503例成人腹泻粪便中检出29例成人轮状病毒。其电泳特征呈4211111排列的11条核酸带,特点是第Ⅰ区3、4带靠的近;第Ⅱ区5、6带靠的近;第Ⅲ区7、8、9三条带间隔相等,距离较近;第Ⅳ区10、11二条带几乎与第Ⅲ区一样,经与已知标准样混合电泳获得ADRV—RNA特征依据,EM下病毒形态结构典型,确定为B组RV。  相似文献   
3.
用PAGE技术对西藏腹泻HRV作了基因变化规律和变异株的分析。在西藏藏族人群中,轮状病毒2个电泳型(4232,4222);2个亚组,L型(62.5%)S型(37.5%);5种(S_1、S_2和L_2—L_4)变异株同时感染,L_3型占优势,其余依次为S_2>S_1>L_2>L_4。春、冬季为流行高峰,1—5岁易感;服务业(个体)占23.23%检出率最高,职员(含干部)和学生较低(12.32%)。城市占24.47%,乡村占26.34%,农区占25.1%,牧区占24.09%,P>0.05,变异株检出差异显著,部队检出率(15%)低于当地同龄人群。基因变异与患者年龄关系密切,年龄越小变异越快,年龄越大漂移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HRV)性腹泻广泛流行于小儿和成人中,为制定卫生防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不能忽视携带者的传播作用。1902年和1993年1~2月我们对有代表性的2260名健康现役军人和集训队新兵的粪便,用ELISA 和核酸电泳的方法,作了轮状病毒健康流行病学的监测。检测结果揭示,西南部队有10.93%的健康军人携带有轮状病毒。其中新兵为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告了1991.9—1993.2对云川藏地区部队健康军人1647名及613名新入伍战士作了轮状病毒携带情况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总带毒率为9.17%,其中云南9.50%,四川9.77%,西藏10.38%;分布在新兵为15.66%,老战士为8.34%,志愿兵为10.42%,干部为5.56%,携带者多发生于秋季(13.12%)。基因分析表明,隐性同显性感染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基因型,长型占优势。监测轮状病毒携带情况,管理带毒人群,对于控制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可提高部队卫生防病的总体效能。  相似文献   
7.
作者(1990.5—1992.4)采用PAGE和电镜技术,查获得149例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共检出病毒5种13组,病毒混合感染率9.57%(149/1557)。其中多重感染为11.6%;双重感染为4.96%;重叠感染为3.73%。<20岁组为6.49%;>21岁组为3.08%;流行季节前期居多,散发流行在人口密集的拉萨、林芝和昌都地区。呕吐、发热、脱水和腹泻加重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外,文中对发现的冠状病毒从形态和分子结构上作了描述和流行病学分析,除证实在当地感染(3.73%)的存在外,讨论了HECV与人类腹泻的密切病因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轮状病毒(HRV)健康携带者是引起急性腹泻的重要病毒传染源。了解正常人群携带状态,有助于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此我们于1990年10—12月和1992年1—4月,采用ELISA—HRV盒和SDS—PAGE方法,在其流行季节以部队人群为基础,研究了HRV感染,携带状况、分布特点及危害程  相似文献   
9.
2260名军人中携带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260名军人中携带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马峰,郭安荣,郭英利,余德全,周功营,武际富(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队,成都)人轮状病毒(HRV)是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以部队健康人群为基础研究其分布及特征的报道甚少,为探讨HRV携带状况,1991年9月~1...  相似文献   
10.
无论空运还是陆路运输进入高原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的调查报道都较多,发病率比较明确。高原部队为执行任务经常往返于高原高、低海拔之间,其发病情况调查报道很少,发病率尚不明确,是目前高原部队做好后勤保障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于1996年10月间对驻高原部队(海拔3658m)进入更高海拔(4500m)短期训练人员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