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对261例腮腺肿瘤进行研究,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病灶的检出率为100%,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88.89%,特异性96.10%,敏感性62.50%,阳性预测值81.40%,阴性预测值90.37%.结论 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声像图表现规律及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5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且资料完整的380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0例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占多数,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5.26%,其声像图特点为:(1)肿瘤形态呈球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2)肿瘤边缘不光整呈毛刺状、蟹足样,声晕出现率低;(3)肿瘤以实质性低回声为主,72.90%;(4)肿瘤内部常伴钙化,发生率56.78%;(5)癌结节血供丰富.部分癌结节呈多发性及与良性结节并存,给诊断带来困难,尤其是直径在0.5cm以下的癌结节容易漏诊.结论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是否可用于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否比传统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探测技术有优势。方法对36例乳腺癌患者先后进行超声造影、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两项检查探测乳腺癌患者腋下前哨淋巴结,对比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技术发现前哨淋巴结的准确率为88.89%,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发现前哨淋巴结的准确率为97.22%。结论超声造影可发现乳腺癌腋下前哨淋巴结,但其准确率略低于同位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临床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维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一些特征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乳腺疾病中在冠状面上的某些新发现,并通过对比二维超声评价三维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通过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171例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实时三维超声的冠状切面的乳腺癌二维图上,新发现的图像特征为"太阳征"实时三维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度83.4%、敏感度83.3%和特异度83.9%。结论三维超声通过结合"太阳征",为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筛查超声技术在西藏地区乳腺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9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参加乳腺癌超声筛查的286例女性入组。研究分为4组:研究组1, 高年资乳腺专科超声医师人工超声筛查;研究组2, 本地超声医师使用智能辅助超声设备筛查;研究组3, 本地超声技师使用智能辅助超声设备筛查;研究组4, 本地超声医师人工超声检查。筛查阳性病例的病理结果及阴性病例的6个月超声随访结果设为金标准。结果 21例患者的27个病灶接受活检, 病理结果1个浸润性导管癌, 1个重度不典型增生, 6个纤维腺瘤, 5个乳腺病, 14个乳腺增生。265例筛查为阴性, 6个月超声随访结果依然阴性。研究组2、3、4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66、1、0.964, 0.935、0.769、0.943, 0.860、0.308、0.885。研究组2、3的准确性及曲线下面积与研究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与研究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 P=0.055)。结论人工智能辅助乳腺超声筛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非乳腺超声专科医师及技师的筛查效能, 非常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黏液腺癌大小对超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单纯性黏液癌患者101个癌灶的声像图特征。按照超声测量的病灶大小将病灶分为3组:Ⅰ组,病灶<20 mm;Ⅱ组,病灶≥20 mm,<40 mm;Ⅲ组,≥40 mm。分析癌灶大小与超声参数的关系。结果Ⅰ组38个病灶,Ⅱ组52个病灶,Ⅲ组11个病灶。Ⅲ组患者发病年龄大于Ⅰ组患者(F =3.442, P=0.036),病灶形态(χ2=9.813,P =0.005)和血流信号(χ2=27.952,P =0.000)在三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边界、回声类型等参数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为85.1%,病灶越小误诊率越高。结论分叶状和内部血流信号与病灶的大小呈正相关,病灶越小误诊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对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部肿瘤患者术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对颈部神经鞘瘤病灶的检出率100%,准确率93.8%,特异性92.9%,敏感性94.9%,阳性预测值90.3%,阴性预测值96.3%。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197例乳腺肿瘤病例(共198个病灶)分析,比较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结果的差异. 结果 198个病灶中,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101个、恶性病灶97个.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对恶性肿块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4.5%、特异度为90.0%、准确率为87.4%,所得数据均略优于单纯常规超声(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的应用不能提高超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超声影像组学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与侵袭性蛋白质的关系。方法:通过已有影像组学系统,选择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的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淋巴结转移预测,并获取病灶组织,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筛选侵袭性蛋白质,用Person统计法分析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蛋白质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超声影像组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6.7%。4种蛋白质与19项特征呈极强相关,5种蛋白质与23项特征呈强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的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灶组织侵袭性蛋白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