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远杰  柳文建 《癌症》1990,9(4):326-328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一严重的并发症。作者自1979年6月至1988年5月,施行132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以下称瘘)共9  相似文献   
2.
目的 :避免体外循环手术意外 ,减少手术风险。方法 :分析 4例体外循环意外发生的原因 ,总结处理经验。结果 :腔静脉插管的位置及深度不当 ,导管与腔静脉不匹配及导管本身的形状性能致上腔静脉引流不畅 2例 ,引起误伤主肺动脉壁 1例 ;过早补钙 ,左心引流插管太深致“石样心”1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腔静脉导管及插管位置 ,选择恰当的补钙时机 ,避免左心引流管刺激心内膜及主动脉阻断钳误伤主肺动脉壁 ,均可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玫瑰孢链霉菌SIPI-U-16进行亚硝基胍(NTG)诱变以及二甲基硫(DMS)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突变株SIPI-D-267,达托霉素产量为520 mg/L.优化了菌株SIPI-D-267发酵过程中癸酸的添加量,结果显示,在5L小罐中培养48 h后,以2.0 ml·(h·L)-1的速度流加癸酸-油酸甲酯(1:1),达托霉素产量提高到1 680 mg/L.  相似文献   
4.
KTP/YAG双波长激光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KTP/YAG双波长激光配合胸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经验。方法 1995年5月以来为45例肺癌患者(周围型肺癌39例,单侧肺转移癌4例,双肺转移癌2例,肿瘤直径1.4 ̄5.7cm)行激光手术。应用进口KTP/YAG双波长激光治疗机,KTP激光波长532nm,Nd:YAG激光波长1064nm。术中根据不同病灶及组织结构,分别选择12 ̄15W的KTP激光或30 ̄60W的Nd:YAG激光对肺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应用进口KTP/YAG双波长激光系统配合胸外科手术治疗10种疾病共115例。方法:术中根据病灶周围粘连附着的结构与组织张力不同,分别选择两种不同波长(532/1064nm)的激光,对病灶进行组织分离,止血及胸膜粘连索带的切割,肺叶或肺段的切除,肿瘤浸润灶的汽化。结果 激光技术配合胸外科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激光治疗配合胸外科手术,具有将肺组织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增加手术精确度,缩短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避免和减少体外循环手术中的意外。方法 分析4例体外循环意外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处理的经验。结果 在4例体外循环手术中,2例发生上腔静脉引流不畅,其中1例合并心室纤颤,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经再插端孔导管后上腔静脉引流明显改善。1例由于肺动脉壁损伤发生较多的渗血,经用3/0尼龙线修补动脉裂口,出血停止。1例术中出现心室纤颤和“石样心”,把左心室引流管退回心房后,石样心消失。结论 为了减少体外循环手术中的意外,选择合适的腔静脉导管,掌握补钙时机,避免左心引流管插入过深,避免主动脉阻断钳误伤主肺动脉壁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79年6月至1988年5月,本院共发生8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痿,全部采用保守治疗,效果尚满意。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血胸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血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内科治疗无改善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后长期持续排气的20例自发性气血胸患者,全部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复合麻醉,术中单侧通气的麻醉方法,行单侧肺大泡切除14例,非同期肺大泡切除4例,双人则同包切除1例,右上肺叶切除1例。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8.96min、术中出血平均为59.09ml,术后平均2天拔除胸管。术后复查,所有患者气胸消失,肺复张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 17年内成功救治的 32 6例胸部创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病因以钝性伤多见。 2 6 3例并发血气胸 ,创伤性湿肺 135例 ,连枷胸 41例。行常规开胸手术 45例 ,电视胸腔镜手术 9例。临床治愈 30 1例 ,治愈率 92 3% ,好转 2 5例。结论 :连枷胸的治疗重点是针对肺挫伤进行综合治疗。对大面积严重浮动胸壁 ,仍需作必要的固定。正确掌握保守与手术治疗的界限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电视胸腔镜对胸部创伤的诊治明显具有组织损伤小、康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连枷胸外科治疗的新概念(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外伤所致多根肋骨双处骨折,造成胸壁软化,形成浮动胞壁,亦称连枷胸。传统理论认为连枷胸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浮动胸壁的反常呼吸运动形成支气管内郁积部分含二氧化碳浓度高的气体,不参加肺气体交换而在两侧肺气道内来回流动.成为“摆动气”,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基于这种理论,国内至今仍多以固定浮动胸壁作为主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对连枷胸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表明,以往认为的反常呼吸形成“摆动气’咱概念证据不足。连枷胸时的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现象,主要是因肺挫伤所致的肺实质性损害,因而治疗的重点应针对肺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