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虹辰 《疑难病杂志》2013,12(5):399-401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罕见的以大脑运动皮层、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进展性破坏为特点,导致患者肌肉萎缩、瘫痪和死亡的神经变性疾病。每年一般人群发病率大约在(2~3)/100 000,流行地区大约在(4~6)/100 000。虽然距Charcot在1873年第一次描述ALS已近140年,但是我们对ALS的大多数重大进展是在最近10~15年取得的,其中包括发现了ALS致病基因,并在离体和在体实验中验证了突变基因的表达,形成了关于ALS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通过建立多学科的ALS治疗团队大大提高了ALS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周期和生活质量。虽然目前AL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已经发现了一些对ALS患者神经元凋亡有推动作用的重要机制。针对这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复杂的脑血管疾病模型制作成三维便携式文档(three-dimensional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3D PDF)文件,用以辅助脑血管疾病的教学,并探讨3D PDF在辅助学员学习脑血管疾病时的作用与意义。利用患者脑部CTA图像,分割出脑血管、颅骨以及脑组织结构,建立其三维模型并对其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抑郁对大鼠脑脊液、海马和皮层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探讨BDNF与抑郁症的发病关系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制作大鼠抑郁模型,运用Open-Field评分方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和皮层BDNF的表达,ELISA法检测脑脊液、海马和皮层BDN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绀比较,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皮层BDNF阳性细胞数龄均明显减少;正常对照组大鼠脑脊液、海马和皮层BDNF的含量分别为:(6.87±2.44)ng/ml、(11.75±3.60)ng/g、(4.31±1.37)ng/g,抑郁模型组大鼠脑脊液、海马和皮层BDNF的含量分别为:(4.23±1.54)ng/ml、(8.56±2.45)ng/g、(3.06±0.67)ng/g,表明抑郁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BDNF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 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中BDNF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20岁,于2006年无明显诱因渐起失眠、兴奋,胡言乱语、乱跑,认为周围的人对他不利,有时觉得头脑不是自己的,称“我的脸变形了,我肠子被咬坏了”,有冲动伤人的行为。入院时意识清,接触被动,有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等,情感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无自知力。诊断精神分裂症。过去史和个人史无特殊,患者家族史也无特殊。共进行3次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  相似文献   
5.
6.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以脊髓前角和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死亡为病理特征,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的运动神经元病。Tau蛋白是脑内非常重要的微管相关蛋白,其异常磷酸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重要的作用。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不但影响Tau蛋白与微管的结合能力,而且还能影响其他微管集合蛋白与微管的结合能力,进而导致神经元和皮质轴突的病理性改变,发生神经元退变。已有研究表明,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病理过程中,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可能是疾病过程的关键事件。对Tau蛋白的相关功能及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能为ALS的发病机制增加新的理论基础,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评估脑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评价活体组织内分子扩散运动及灌注的MRI新技术,今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IVIM成像的原理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