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CT在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的CT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9例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 ,术前采用鼻窦轴位和冠状位 ,平扫和 /或增强后CT薄层扫描。结果 病变密度不均匀 ,为低高混杂密度 (2 6/2 9) ,边界清楚 ,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 ;上颌窦和 /或鼻腔呈膨胀性扩大 ,骨质压迫性吸收破坏以上颌窦内侧壁多见 (13 /2 9) ;多数病例既有骨质破坏 ,又伴有硬化增厚 (15 /2 9)。结论 CT对出血坏死性息肉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20例X线钡餐造影显示十二指肠单发性充盈缺损,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2例,结石2例,囊肿1例,腺瘤12例,腺癌3例。其共同的X线表现为单发性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缺损边缘表现常不同,可为光滑、波浪状或不规则。对各类疾病的X线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价值(附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11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DeBaKey Ⅲ型10例、Ⅰ型1例;增强扫描显示内膜片8例、平扫显示3例;内膜破口显示3例;真腔大于假腔9例,真腔小于假腔2例;假腔形态多样呈半球形、新月形、环绕形、不规则形。结论:CT增强扫描对主动脉夹层能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7岁,胸骨后隐痛、喉头不适、睡眠不佳,乏力月余。无慢性咳嗽和肺结核史。T36.8℃,面色稍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部无肿块。OT试验1:1万( )。X线胸片示肺与纵隔未见异常。钡餐检查示右前斜位约相当于第8胸椎高度处,可见3cm直径的食管不规则充盈缺损。胃镜检查见距口齿28~30cm之间,食管前壁偏右侧  相似文献   
5.
成人颅骨枕骨厚度CT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行枕颈融合术枕骨上螺钉长度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31例正常成人颅骨枕骨厚度进行CT测量 ,从颅骨枕外隆凸上8mm按8mm层厚水平向下扫描至枕骨大孔 ,每一层从后正中线起向左右两旁每间隔10mm测量骨厚度。 结果在距后中线两旁40mm范围内枕骨最厚为枕外隆凸处(18.85±3.49)mm ,最薄为枕外隆凸下16mm距后正中线40mm处(8.23±1.57)mm。结论 枕骨上螺钉长度距后正中线10mm范围不超过11mm ,10~30mm范围不超过10mm是最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吴景凯  陆忠烈 《江苏医药》2003,29(12):895-895
分析20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鼻腔和鼻旁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CT表现和误诊原因,以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单发性充盈缺损较少见,但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多数病例缺乏典型症状,临床诊断困难。钡餐造影是发现充盈缺损的主要方法,亦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20例钡餐造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单发性充盈缺损作一分析报道。一般资料部位与病因:20例单发性充盈缺损中位于球部12例,降部5例,水平部3例。病因为腺瘤12例,  相似文献   
8.
吴景凯 《嘉兴医学》2002,18(2):67-7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节段重建技术在急症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头颅急症病人CT扫描后利用节段重建技术的后处理功能,将模糊图像重建成清晰图像,进行诊断,结果:34例头颅急症病人在CT扫描中因躁动造成模糊的75个层面图像,经节段重建后,有31例70个层面能清晰或比较清晰重建出图像,达到诊断目的,结论:多层螺旋CT节 段建重技术的应用为抢救重危病人提供快速而正确的CT诊断结果等诸多方面有其独到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小儿巨大胸腺X线表现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4例小儿巨大胸腺X表现,分别对小儿大叶性肺炎及肺不张鉴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小儿巨大胸腺的某些X线表现认识不足或没有认识,导致小儿巨大胸腺4例中误诊大叶性肺炎3例,被误诊为肺不张1例,结论:小儿巨大胸腺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但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