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区 X 线解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了解中国人鼻区X线解剖细节。方法:对23个头颅标本的鼻区照片及鼻区CT扫描,观察分析不同投照体位所得影像中各相邻的结构关系,并与20例正常人鼻区影像进行比较。结果:(1)鼻区45°半轴位投影,梨状孔缘线与解剖学上的梨状孔缘线有一定差异;(2)鼻骨侧位投影不可见骨性鼻中隔前缘。结论:听眶线与台面成45°半轴位投影能更大限度暴露鼻区结构,鼻区骨折检查首选半轴位和侧位片;要区分鼻骨与上颌骨额突及周围的细致结构,CT检查是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脏螺旋CT人工智能技术监测增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螺旋CT扫描全肝可在 1 5~ 2 5s内扫完 ,为了既能达到近似峰值强化又能避免平衡期 ,对造影剂的注射与扫描之间的理想延迟时间提出了挑战。当采用固定增强扫描时间 ,个体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监测软件的设计和利用 ,要求技术员在造影剂注射的早期进行追踪监测。本技术使用一系列快速重建低放射剂量监测扫描 ,腹主动脉的兴趣区被记录和数字化延迟。在注射造影剂期间追综它的强化状况 ,技术员和医生对靶结构建立一个基线强化阈值。当靶区强化达到阈值 ,开始正式扫描。观察肝脏强化水平。本文研究采用此技术与固定 65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W-FLAIR和FLAIR成像技术在脑梗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行轴位SE-T1、FSE-T2、FLAIR及DW-FLAIR扫描.60例脑梗死患者共检出82个梗死灶,比较分析DW-FLAIR和FLAIR对脑梗死灶显示的图像质量.结果梗死灶显示方面:不清楚在FLAIR有34个而DW-FLAIR有16个(卡方检验x2=5.986,P=0.014);60例脑梗死DW-FLAIR的对比噪声比(CNR)绝对值均高于FLAIR(经配对样本t检验:t=-3.26,P=0.008).结论DW-FLAIR具有成像时间短的优势,它在脑梗死灶位于颅顶时的应用优于FLAIR技术,但梗死灶位于颅底时显示逊色于FLAIR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HR-T1WI和常规T1WI在显示胸壁结构及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在显示胸壁结构及病变中的应用。方法44例胸膜病变的患者行常规T1WI、T2WI及HR-MRI T1WI平扫,再行T1WI及HR-MRI T1WI增强扫描。对HR-MRI T1WI与常规T1WI的图像质量(胸壁结构显示清晰度、对比噪声比及信号强度对比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胸壁结构显示清晰度评分达到3分,平扫时HR-MRI T1WI和常规T1WI分别为68%,45%。增强时分别为90%,63%(P<0.05)。其中20例平扫与增强时HR-MRI T1WI的对比噪音比和信号强度对比绝对平均值均高于常规T1WI(P<0.05)。结论HR-T1WI具有较高图像空间分辨力及信噪比,可作为胸壁病变检查常规扫描的重要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5.
岛津心血管机的操作失误与常见故障分析①吴何嘉作者在操作岛津HD150G-40机作介入时,收集了多年的经验教训,总结因操作错误而造成的工作失误和常见而易自行解决的机器故障问题,作以下分析。1飞片这是新上机者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失误的问题。主...  相似文献   
6.
MR弛豫技术与双能X线吸收法评价大鼠骨质疏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弛豫技术及参数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对诊断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优劣.方法 雌性3月龄大鼠30只,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去势骨质疏松造模组(每组15只).30只大鼠造模前及造模12周后分别行DXA测量,测量参数包括全身骨量(BMC)、全身骨密度(BMD)、左侧股骨骨密度(Hbmdl);造模成型后,在MR 1.5 T成像系统下完成:(1)多回波快速梯度脉冲序列,分别以不同回波间隔测量T_2~*;(2)多回波快速SE序列测量T_2图(T_2map);(3)SE序列测量T_1map;(4)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各指标参数的差别,用Fisher检验筛选对骨质疏松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最后分别提取2组大鼠的股骨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病理组织学证实骨质疏松组造模成型;(2)成模后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间DXA的参数(BMC、BMD、Hbmdl)经Fisher检验,筛选出BMD为判别指标,其判别正确率为86.7%;(3)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之间所测得的2组MR弛豫数据值[T_2~* 1000、横向弛豫率(R_2~*)1000、T_2~* 500、R_2~* 500、T_2~* 400、R_2~* 400、T_2 ~* 300、R_2~* 300、T_2~* 200、R_2~* 200、T_2~* 100、R_2~* 100、T_2map、R_2map、T_1map]作两样本t检验,t值分别为6.20、4.79、5.18、5.22、5.59、4.37、6.14、5.12、5.09、4.99、5.57、4.84、4.07、2.98、6.75,除R_2map P=0.07以外,其余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A、B 2组MR弛豫和双能DXA的17个参数(T_2~* 1000,T_2~* 500,T_2 ~* 400,T_2~* 300,T_2~* 200,T_2~* 100,T_2map,R_2~* 1000,R_2~* 500,R_2~* 400,R_2~* 300,R_2~* 200,R_2~* 100,T_1map,BMC,BMD,Hbmdl)经Fisher检验,17个参数中T_2map和T_1map 2个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表达较佳,其判别正确率为100%.结论 MR的T_2map是骨质疏松的较佳判别指标,在MR弛豫技术的运用中,磁场的稳定性是重要的;而MR弛豫技术与DXA结合可更精确地诊断骨质疏松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动冲片机的问世和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暗室的工作效率。因此,把传统的人工统计方式变为自动的方式已成为必要,本电路的设计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X光片贮存式计数仪,能显示出每天各种规格X光胶片的片数;能显示每天累加的总片数;还能显示月累加数;除了这些计数、累加显示功能外,还具有贮存功能,它能将计得的数据贮存起来,再进行另一次计数。如果要读取锁存的数据,只要按下按键就可显示贮存数据了。这样对于承包后的放射科工作量的统计是非常方便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已获得病理结果的99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MRI资料和血清T-PSA及F-PS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独应用MRI诊断PCa及MRI联合F-PSA/T-PSA比值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99例中有37例PCa,其中18例癌灶局限于前列腺内部,19例癌灶有前列腺外侵犯,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9%、82.26%、85.86%,将MRI与F-PSA/T-PSA比值联合,F-PSA/T-PSA比值的截点分别取0.10、0.15及0.18,当截点选取0.15时,诊断价值最大,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高,分别为89.19%、90.32%、89.90%。结论 MRI联合F-PSA/T-PSA明显提高了对P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三维循环相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 FIESTA)序列结合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序列在诊断听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初诊为听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包括3D FIESTA和3D TOF MRA)。由两位神经系统影像学专家一同分析磁共振3D FIESTA和3D TOF MRA序列中听神经和邻近血管的走行关系,评价两序列相结合对显示压迫或接触听神经的血管的优势,并分析病变与临床症状相关性,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患者中,3D FIESTA结合3D TOF MRA序列显示听神经存在邻近血管压迫或接触者37例,无压迫或接触者3例,结合两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异常血管来源及走行;与对照组比较,MRI图像显示听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与临床症状存在密切关系,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磁共振3D FIESTA结合3D TOF MRA可清晰显示听神经血管压迫及血管情况,诊断阳性率高,并且与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术前评价有重要作用,3D FIESTA及3D TOF MRA序列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应列入中内耳部位的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层面优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选层重组的方法改善孤立性肺结节(SPN)CT动态增强扫描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对3种均质液体行CT螺旋扫描并在Z轴方向同层厚任意多平面重组,比较其原始扫描图像及重组图像密度测量值的差异。(2)对72例SPN患者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运用一定的选层重组的方法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并对其中46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SPN的CT动态增强特点进行评价,评估其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SPN与主动脉的强化值比。结果(1)不同密度的均质液体同层厚的原始扫描图像及重组图像间密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44,P>0.05);(2)67例SPN选层重组前、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率分别为20.98%(14/67)和97.01%(65/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2,P=0.00)。多层螺旋CT对5例SPN的选层重组全部成功。(3)SPN的CT动态增强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优化以后,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强化峰值[(38.48±14.32)、(42.48±11.55)HU]和结节与主动脉强化值比[(19.64±9.52)、(21.14±7.77)%]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9.52±3.78)HU、(3.41±1.86)%];P值均<0.01。炎性结节的强化峰值、结节与主动脉强化值比[(42.48±11.55)HU、(21.14±7.77)%]与恶性结节[(38.48±14.32)HU、(19.64±9.52)%]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动态增强选层重组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后,使其对SPN定性的准确率由78%提升至80%。结论螺旋CT扫描Z轴方向同层厚任意重组对均质物质的密度值的测量无明显影响。CT动态增强扫描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的优化可进一步客观反映SPN的动态增强情况,有利于其形态学的比较及CT值的测量,有望提高其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