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1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22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9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快中子治疗肿瘤的历史发展,简单阐述了快中子治疗肿瘤的原理,介绍了快中子在软组织、骨与软骨肉瘤治疗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辨证治疗和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5例肝脾不调型慢性胃炎与46例脾虚型慢性胃炎对照,两型均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上腹部胀痛、嗳气、食欲不振。病程长者20年,短者半年;男性47例,女性4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5岁。均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除6例合并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外,均无其它器质性疾病。治疗前采血样观察血中胃泌素、甘胆酸、乙酰胆碱、胆碱酯酶的指标,继之投药:“肝脾不调”用参芪粉、“脾虚”用健脾益气汤治疗。服药期间不兼服其它西药或中药(几乎所有病人都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并评价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8例,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28例中26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7个月,其中22例获2年以上随访。疗效评价参照casse‰。评分系统,优良率为65%。结论 骨折类型及手术方式直接影响预后。关节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以及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是得到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阑尾周围脓肿I期阑尾切除引流术:附1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恩  司徒北海 《中级医刊》1995,30(11):15-16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是市属的中医药研究机构,没有生化、病理生理、药理、药化、剂改、微循环、免疫、电生理、气功以及中医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室。现有高、中级研究人员60余人。自1958年成立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市科委、市卫生局、市中医局和院党委的领导下,遵循中医理论,突出中医特色,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医药结合,基础和临床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对策研讨会,于1991年9月16日在湖北省宜昌地区召开,共收到学术论文45篇。现将本次会议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一、胃病方面幽门螺旋菌感染(HP)被认为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北京中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发现:活动期慢性胃炎和十二指溃疡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静止期;各个证型的HP阳性率,依序为脾胃湿热(89 5%)、肝胃不和(77.8%)、胃络血瘀(49.4%),非脾胃虚组显著高于脾胃虚组;临床症状中口干、口苦、口臭、便秘或便溏、舌红、舌暗、苔黄腻、苔白腻的HP检出率高于其他症状。病因学的研究揭示:湿热、郁热、瘀血之邪和HP感染一样起重要致病作用。因此,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可能起到杀菌作用,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功能。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溃疡病、慢性胃炎和结肠炎等是一组以慢性炎症为基本并不是理变化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是内科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多发病,对人民健康影响较大,根据我们的大量实践及从多数作者报道的资料均表明,单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均不亚于西药的疗效,而且中药还具有某些独到的特点,如副作用小,疗效较稳定,有全身性强壮的作用等,因此,今后从中医方面加强对本病的理论探讨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分析了20例胰腺结石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检查方法包括:腹部X 线平片,US,ERCP,CT,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静脉肾盂造影,静脉或口服胆囊造影及术中胰管造影。按结石的大小分为大胰石和小胰石,按分布情况分为弥漫型、多部位型及局限型.作者认为胰石的大小及其分布与胰管梗阻有密切关系。并强调腹部平片对提高胰石检出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真、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假性动脉瘤是威胁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及早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总结分析了自 1996年下半年以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12例真、假性动脉瘤结果,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真、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003·重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