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女,33岁.无意间发现右头顶部包块就诊.CT轴扫:右顶骨右见一2.0 cm×1.7 cm大小似椭圆形骨质缺损区(图1),边缘清晰、锐利,周围轻度硬化,穿破颅骨内板及板障,外板仅骨皮相连,可见部分脑组织深入其内,局部软组织有隆起、层次清晰;改用冠状强化扫描,见右顶骨正中偏右见一约1.8 cm×0.5 cm大小之骨质凹陷区(图2A),到达骨外板内缘,外板骨皮菲薄,边缘光整、规则呈椭圆形,并可见部分脑组织深入其内,局部骨皮稍隆起,软组织无肿胀,层次清楚;强化未见骨缺损区增强,深入其内脑组织表面见血管影(图2B).CT诊断:巨大蛛网膜颗粒压迹.  相似文献   
2.
右下肢多发性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17岁。因右侧大腿及足底包块、疼痛 1个月入院。体检 :右大腿后侧可触及 6cm× 12cm包块 ,其内踝后侧还可触及长条状包块 ,其边界不清楚 ,质地较硬 ,活动度较差 ,无明显搏动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右下肢肌力减退 ,无其他阳性体征。CT检查 :右侧自股骨小转子后方到足底跖趾关节处 ,沿后侧肌肉间隙内可见纵行走向的长管状稍低密度块影 ,最粗处大小约 5 .0cm× 5 .7cm ,密度均匀 ,CT值 18~2 1HU ,包块完整 ,边界清晰 (图 1、2 )。CT诊断 :右下肢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手术见肿块沿右侧坐骨神经、腓神经及分支生长 ,自梨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CT图像测量正常成人寰枢关节齿突偏移及关节间隙数据获取其正常参数,为临床判断有无寰枢关节异常提供参考标准。方法对正常成人146例无寰枢关节病变的健康志愿者分A组(18~29岁),B组(30~49岁),C组(≥50岁)3个年龄组,男70例女76例,均行常规中立位螺旋CT扫描寰枢椎体,对原始图像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的多平面重组(MPR)软件功能进行处理后,测量齿状突齿突生长性偏移值(DO)、寰齿前间隙(ADI)、寰齿侧块间隙(LADI)、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VBLADI)、齿突侧块间隙差值比(RVBLADI)。结果正常成人齿状突生长性偏移平均为0.256±0.444,偏移62人,偏移率:42.5%,最大偏移值:2mm;寰齿前间隙(ADI)平均值为(1.70±0.47)mm,齿侧间隙差值(VBLADI)平均为(0.707±0.742),齿侧间隙差值比率(RVBLADI)平均为(0.045±0.0457)。ADI值A组>B组>C组,A组中96%的ADI为1.2~3mm,B岁组中98%的为ADI为1.2~2.5mm,C组中98%的为ADI0.5~2mm;双侧LADI不对称发生率77.39%,其VBLADI及RVBLADI值A组>B组>C组,不对称组中18-29岁组92%的VBLADI值范围是0.2~3mm、RVBLADI的范围是1.1%~18%,30-49岁组95%的VBLADI值的范围是0.1~2mm、RVBLADI的范围是1.2%~14.2%,≥50岁组97%的VBLADI的范围是0.2~1.5mm、RVBLADI的范围是1.2%~9%。结论标准中立位寰枢关节CT扫描及多平面重组能够全面观察寰枢椎影像解剖的结构,提供正常成人CT影像学DO及各年龄段的ADI、VBLADI、RVBLADI的正常参考值数据,为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快速自溶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是能在短时问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约占急性硬膜下血肿的3%。以往对此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0年资料完整的快速自溶性急性硬膜下血肿32例,并对其发生机制、CT动态表现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CT图像测量正常成人齿突偏移及双侧LADI不对称数据,获取其正常参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成人146例无寰枢关节病变的志愿者,男70例女76例,均行常规中立位螺旋CT扫描寰枢椎体,应用多平面重组(MPR)软件测量齿突生长偏移值(DO)、双侧LADI不对称值(即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VBLADI)。结果 正常成人齿状突生长偏移平均为0.256±0.444,偏移率:42.5%,最大偏移值:2mm;双侧LADI不对称值(VBLADI)平均为0.707±0.742,不对称发生率77.39%,其VBLADI大部分正常值范围为0.1~2.8mm。结论 标准中立位寰枢关节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能够全面观察寰枢椎影像解剖的结构,准确提供正常成人CT影像学的DO、VBLADI正常参考值数据,为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跟踪观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病因不明的小儿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跟踪变化。结果 双侧额或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者18例(100%),双侧裂池增宽者18例(100%),额顶区脑沟增宽加深者16例(88.89%),前纵裂池增宽者18例(100%),脑基底池扩大者14例(77.78%),脑室轻度扩大者3例(16.67%)。1岁时CT复查,18例(100%)均出现外部性脑积水战少。2岁6个月时再次复查CT平扫,18例中15例(83.33%)外部性脑积水消失,另外3例(16.66%)外部性脑积水进一步减少。结论 CT检查及跟踪观察对于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螺旋CT三维重建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扫描膝关节获得原始轴位图像,在工作站通过关节解体技术去掉股骨、髌骨,然后在对胫骨平台采用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漫游技术(VRT)三维重建。结果 螺旋CT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三维重建图像能直观显示平台骨折的全貌及平台劈裂和塌陷程度。结论 螺旋CT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后SSD和VRT三维重建对外科手术前充分了解胫骨平台骨折的情况和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病例均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在工站上进行3D及MPR等影像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能全面、直观、多方位显示本病的3项主要CT表现:①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有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伴椎管狭窄。③硬模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诊断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