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状态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45例≥70岁拟行放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GA。45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7岁,男28例,女17例。CGA状态良好组31例,不良组14例;俯卧位放疗35例,仰卧位放疗10例。放疗期间通过锥形束CT(CBCT)进行摆位...  相似文献   
2.
按照X线片心胸比小于0.40;心脏阴影横径小于12cm;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内径小于4.2cm;γ-核素心排血指数小于3.0mm/cm,被诊断为小心脏之飞行员10例(丙组),与心脏正常而立位耐力不正常之飞行员(乙组)和心脏正常,立位耐力也正常之飞行员(甲组)比较,在立位耐力试验中从站立即刻起,丙组心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手术”的全新辅助治疗模式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8—2020年间前瞻性纳入局部晚期胃腺癌或Siewert Ⅱ/Ⅲ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28例,首先接受同步放化疗(CCRT),放疗剂量为45Gy,1.8 Gy/次,同步口服替吉奥 40~60mg,2 次/d。CCRT后3周接受 4~6周期SOX方案巩固化疗(CNCT)。CNCT结束后 4~6周完成胃 癌D2根治术。结果 28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治疗,治疗中≥3级不良反应在CCRT期间出现 3例(11%),分别为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食欲下降;在CNCT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 2例(7%)、血小板下降 3例(11%)。共 20例(71%)完成手术,达病理完全缓解者占50%。3例手术并发症分别为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中期分析结果示局部晚期胃癌接受全新辅助治疗可获得显著的降期,治疗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等待观察(W&W)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新辅助放化疗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为完成新辅助治疗后规律随访≥1年且达到cCR者(W&W组...  相似文献   
5.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居第二位,初诊胃癌患者分期晚,单纯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低且术后复发率高,整体预后较差,同步放化疗作为局部治疗方式在胃癌中逐渐体现出重要价值。近年来,虽然中远端胃癌患者仍然是主要患病人群,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发病数量逐渐上升,其预后相对中远端胃癌差。已有大型Ⅲ期研究证实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降期率及局部控制率。但是中远端胃癌仍缺乏Ⅲ期研究证据,尚需更多临床研究来探索同步放化疗的价值。本文将分别对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和中远端胃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研究现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MRI指标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7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具有放疗前、后MRI且接受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96例,均接受术前长程同步放化疗,放疗后6~13周接受根治性手术。对放化疗前4周内及之后4~8周的直肠MRI进行评价,并与3年无瘤生存(DFS)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T3、T4期者分别为80例(83%)、16例(17%),N0、N1-2期者分别为14例(15%)、82例(85%),直肠系膜筋膜受侵[MRF (+)]者69例(72%),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 (+)]者58例(60%)。全组患者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为50Gy,均接受同步化疗增敏。同步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率及N分期转阴率分别为24%和50%,MRF (+)率、EMVI (+)率分别降至37%(P<0.001)和27%(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化疗后MRI显示N分期、EMVI状态转变与患者3年DFS相关(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后MRI显示EMVI持续阳性、N1-N2期是DFS预后不良因素,提示改进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腹部加压条件下金标引导的肝脏病灶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移动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2019年间结直肠癌肝脏寡转移及原发性肝癌患者 20例,均在腹部加压条件下行SBRT。定位前于病灶周围2cm内植入 1~3枚金标,所有患者均采用4DCT模拟定位,根据呼吸信号重建出 0%~90%呼吸周期CT图像,并获取每次放疗前锥形束CT验证图像。将肝脏分为3个部分:肝门静脉主干2cm内、肝门静脉主干 2~5cm、肝门静脉主干5cm外肝脏,评价不同部位病灶的移动度范围。结果 整体肝脏平均分次内移动度在头脚、腹背、左右方向分别为(2.63±2.81)、(1.35±1.23)、(0.76±0.88)mm,平均分次间移动度分别为(3.45±3.06)、(2.64±2.60)、(2.23±2.07)mm,不管是分次内或分次间移动度均表现为头脚方向>腹背方向>左右方向(均 P<0.001)。不同部位病灶移动度不同,距离门静脉越远分次内移动度越大,距离门静脉越近病灶移动度越小(均 P<0.05)。为覆盖95%整体人群置信区间,内靶区(ITV)边界范围需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扩3.9、5.2、7.9mm;不同位置病灶外扩范围并不相同,距离门脉2cm内分别外扩4.3、4.4、6.1mm,距离门脉5cm外分别外扩3.5、7.3、9.7mm。所有位置病灶均以头脚方向动度最显著。同时病灶距离门静脉越远头脚方向外扩范围越大,门脉周围5cm外病灶在腹背方向外扩范围也大于5cm内病灶。结论 不同位置的肝脏病灶ITV外扩边界不同,需个体化外扩ITV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术前放疗,胃充盈状态与肿瘤分次内动度和分次间动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2019年间行全新辅助治疗的10例局部晚期AEG患者,均于治疗前在胃镜下标记肿瘤上下界,共获20枚钛夹。全部患者均在定位及治疗期间行空腹和充盈两种状态下的4DCT扫描,每次扫描均由系统自动重建出0%~90%呼吸时相的10套图像,每个患者可获得100套图像。结果 胃充盈状态并不显著影响肿瘤近胸端的分次内动度与分次间动度,而在肿瘤远胸端,空腹状态下头脚方向的分次间动度较充盈状态下更大[(6.22±4.67) mm∶(4.13±3.68) mm,P=0.013]。为保证AEG的近胸端在放疗期间90%的CTV累积剂量接受95%处方剂量,口服300ml半流质后胃充盈状态下建议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放9、8.5、12.1mm。另纳入有近胸端钛夹的6例AEG术前放疗患者作为验证组,显示治疗期间93%的钛夹在外扩范围内。结论 对于AEG的术前放疗,也可考虑定量充盈胃的方式完成放疗。  相似文献   
9.
立位耐力不良是飞行人员较为常见的疾病,与加速度耐力有着密切关系,可能导致空中失能,危及飞行安全。为了探讨立位耐力不良的诱因、临床矫治以及健康鉴定,笔者对立位耐力不良与小心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一、对象及方法立位耐力正常飞行员20例,年龄23-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