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时高分辨率CT(HRCT)所示"马赛克"衰减程度与肺功能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RCT上显示"马赛克"衰减病例40例,由2位放射诊断医师对"马赛克"衰减及低衰减区域的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用秩相关检验分析半定量指标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马赛克"衰减程度与FEF25%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5),与FEV1、FEF50%无相关性(分别为r=-0.29,P>0.05 和r=-0.16,P>0.05).而低衰减区域的程度与FEF25%、FEV1相关性均较好(分别为r=-0.58,P<0.001和r=-0.38,P<0.05),与FEF50%亦无相关性(r=-0.309,P>0.05).结论:"马赛克"衰减作为小气道病变的主要征象,其程度与FEF2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低衰减区域作为小气道阻塞的直接后果,其程度与FEV1、FEF25%具显著相关性,即使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时,也可以辅助诊断临床可疑的小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MSCT术前评估腹膜假黏液瘤(PMP)患者腹膜癌指数(PC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经病理证实为PMP患者的MSCT资料,进行PCI评分(MSCT-PCI),并与术中PCI评分进行对照,其中0为大网膜区、1为肝区、2为小网膜囊区、3为脾区、4为降结肠区、5为左髂区、6为盆腔区、7为右髂区、8为升结肠区,9~12为小肠区。分析不同区域MSCT-PCI评分与术中PCI评分及不同观察者间不同区域MSCT-PCI评分的一致性,计算MSCT诊断不同区域PMP的效能。结果 108例中,1~3区的MSCT-PCI评分与术中PCI评分一致性较高;0、4~9区的一致性中等;10~12区的一致性一般。2名观察者间0、4、7区的MSCT-PCI评分一致性高;1~3、5、8~10区的一致性较高;6、11~12区的一致性中等。MSCT诊断0~12区PMP的敏感度分别为92.63%(88/95)、97.94%(95/97)、95.83%(92/96)、95.79%(91/95)、89.69%(87/97)、95.00%(95/100)、96.08%(98/102)、96.12%(99/103)、94.90%(93/98)、87.78%(79/90)、88.89%(80/90)、86.17%(81/94)及85.71%(84/98);特异度分别为84.62%(11/13)、100%(11/11)、91.67%(11/12)、84.62%(11/13)、100%(11/11)、87.50%(7/8)、83.33%(5/6)、100%(5/5)、100%(10/10)、83.33%(15/18)、83.33%(15/18)、85.71%(12/14)及80.00%(8/10);准确率分别为91.67%(99/108)、98.15%(106/108)、95.37%(103/108)、94.44%(102/108)、90.74%(98/108)、94.44%(102/108)、95.37%(103/108)、96.30%(104/108)、95.37%(103/108)、87.04%(94/108)、87.96%(95/108)、86.11%(93/108)及85.19%(92/108)。结论 MSCT术前评估PMP PCI较准确,可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人呼气相HRCT扫描所见,分析其相关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8例正常人行吸气相加呼气相HRCT扫描,定量分析扫描结果。结果吸气相与呼气相HRCT比较,肺野CT值平均上升(224.84±97.98)Hu(70.14~544.05Hu);呼气相全肺野CT值上升幅度与其面积减少正相关,相关系数r=0.693,P<0.001。仰卧位时双肺承重区域CT值上升幅度大于非承重区域,P<0.001;俯卧位测试结果与之相同,P<0.001。呼气相CT值增加幅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正常受试者呼气相肺野CT值较吸气相平均上升224.84Hu;正常人呼气相HRCT肺野CT值上升程度与肺野面积减少正相关;正常人呼气相HRCT承重区CT值上升幅度大于非承重区,与体位无关;正常人呼气相CT值增加幅度随年龄增加而减低。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其检测能力评价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及其检测能力。方法 对10 1例研究对象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 ,检测支气管动脉。并将研究对象按疾病的有无和种类分成 5组 ,比较支气管动脉在各组病例中的显示率及内径差异性。结果 全部病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分别共显示 83支和 79支。一侧同时显示 2支支气管动脉者左侧 13例 ,右侧 12例 ;1例左侧同时显示 3支。右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 35支 ,左侧只有 1支。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 2 3支。右侧支气管动脉行于右主支气管后方入肺 5 9支 ,内侧入肺 2 0支 ;左侧支气管动脉行于左主支气管后方入肺 2 3支 ,上方入肺 38支 ,内侧入肺 2 2支。肺癌组、支气管扩张组与对照组的显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肺癌组、支气管扩张组与其他各组支气管动脉内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是一安全、无损伤、简便有效的支气管动脉影像显示方法 ;能真实显示肺癌和支气管扩张时支气管动脉起源、数目、形态和纵隔段走行 ,但尚不能清晰显示肺内段走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呼气相薄层MSCT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气体潴留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1例allo-HSCT后患者行低剂量呼气相仰卧位、俯卧位肺部MSCT扫描,检查患者肺部有无气体潴留病灶,利用GE 工作站测定气体潴留区域(呼气相肺部CT值≤-700 HU)占全肺体积百分比,并进行评分,得出体积分数.对不同体位病灶检出率用McNemar检验,对测得的体积分数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仰卧位扫描发现8例气体潴留阳性(25.8%);俯卧位扫描阳性15例(48.4%),其中双体位均示阳性7例,仰、俯2种体位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0,P=0.039);2种体位测得体积分数仰卧位得分13分,俯卧位得分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P=0.001),俯卧位对气体潴留敏感度较高.结论 allo-HSCT后临床上出现慢性排异反应患者进行呼气相薄层MSCT肺部检查,应加扫俯卧位,不仅可以更敏感地发现双肺下叶前段气体潴留病灶,并且可以初步评估气体潴留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