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阴性伴^131I治疗后SPECT/CT显像示淋巴结显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行^131I治疗的psTg阴性(<2μg/L)且^131I治疗后5~6 d SPECT/CT显像示淋巴结显影的DTC术后患者108例[男28例、女80例,年龄(45.7±10.4)岁],根据治疗后6~24个月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疗效满意(ER)组与非ER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年龄、性别、腺外浸润等多个因素差异的比较,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显影淋巴结大小(长径)对非ER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患者中82例(75.93%)为ER组,26例(24.07%)为非ER组,2组患者在年龄(t=-2.540,P=0.016)、腺外浸润(χ^2=5.764,P=0.016)、T分期(χ^2=19.857,P<0.001)、N分期(χ^2=14.145,P=0.001)、复发风险分层(χ^2=11.487,P=0.003)、治疗前超声结果(χ^2=44.819,P<0.001)、首次^131I剂量(U=780.0,P=0.018)、显影淋巴结大小(U=184.0,P<0.001)、psTg水平(U=776.0,P=0.03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显影淋巴结大小和治疗前超声结果与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其比值比[OR(95%CI)]分别为:1.123(1.025~1.231)、4.275(1.893~9.653)和260.86(8.123~8376.764)。显影淋巴结大小以5.5 mm为界值时预测非ER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6/26)、70.73%(58/82)、77.78%(84/108)、52.00%(26/50)和100%(58/58)。结论首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显影伴治疗前psTg阴性的DTC患者中有部分患者治疗反应未达ER;年龄、治疗前超声、显影淋巴结大小可作为预测其治疗反应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131I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预测首次131I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过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中青年PTC患者150例[男46例、女104例, 年龄(40.0±9.8)岁], 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行131I治疗, 且在131I治疗前1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 将其作为反映细胞免疫的指标。根据131I治疗后6~12个月的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疗效满意(ER)组与非ER组, 分析可能影响131I治疗反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首次131I剂量及细胞免疫指标(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独立影响因素对非ER的预测价值。结果 150例患者中, 84例为ER组(56.00%), 66例(44.00%)为非ER组。单因素分析示, 2组患者在年龄(z=-2.86, P=0.004)、肿瘤M分期(χ2=13.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TC手术和131I治疗后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并与超声、Tg和TgAb检测作比较.方法 61例经手术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后的DTC患者,经体格检查或超声检查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随后1周内对可疑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同期超声、Tg和TgAb结果进行对比.最终诊断根据病理、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Rx-WBS)及临床随访作出.3种检查方法间诊断效能的比较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61例患者中,共58例患者获FNAC诊断,3例不能定性,经综合评判,淋巴结恶性40例,良性18例.39例经FNAC检查确诊为恶性者中20例经手术切除,19例行131I清除转移灶治疗;FNAC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 (20/20),与Rx-WBS的符合率为78.9%(15/19);19例经FNAC检查确诊为良性淋巴结者中15例持续随访3~6个月,余4例行131I治疗;FNAC与随访结果符合率为93.3%(14/15),与Rx-WBS均符合(4/4).FNAC检查、超声、Tg和TgAb检测诊断DTC转移淋巴结良恶性的灵敏度分别为97.5% (39/40)、87.5%(35/40)、92.5% (37/40),特异性分别为100%(18/18)、55.6% (10/18)、72.2% (13/18),准确性分别为98.3%(57/58)、77.6%(45/58)、86.2%(50/58);FNAC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Tg和TgAb(x2=4.336和11.697,均P<0.05),而超声与Tg和TgAb检测之间准确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0,P〉0.05).超声与TS和TgAb检测结果一致者39例,与FNAC检查的符合率为97.4% (38/39);超声与Tg和TgAb检测结果不一致者19例,经FNAC检查证实4例为恶性,15例为良性.结论 对DTC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诊断,FNAC检查明显优于超声与Tg和TgAb检测.当随访中超声与Tg和TgAb结果不一致,可作为FNAC检查的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松山5个不同密度(784,1 024,1 210,1 616,1 872株/hm2)的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天然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量随丁香天然林密度的升高而增大。枯落物的总储量在13.19~31.66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32.71~79.77t/hm2之间;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在50.76~119.29t/hm2之间,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0.86);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85.72%~507.16%,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99);同一密度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随密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初渗速率在37.50~54.55mm/min之间,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存在较好的幂函数关系(R〉0.99)。中密度丁香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放射性硫胶体(S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 方法按照入组和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4~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11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行99Tcm-SC SPECT/CT联合术中蓝染法定位SLN,以联合法(SPECT/CT+蓝染法)检出结果为标准,比较单纯平面显像、蓝染法、SPECT/CT 3种方法对SLN的检出率,并对所有检出的SLN送病理检查。组间SLN检出率(以病例数分析)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SLN检出率(以淋巴结数分析)的比较及SLN病理阳性率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 结果以联合法(SPECT/CT+蓝染法)检出结果为标准,从病例数角度分析,平面显像、SPECT/CT及蓝染法的SLN检出率分别为91.53%(108/118)、97.46%(115/118)和97.46%(11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SPECT/CT及蓝染法的SLN检出率高于平面显像(χ2=5.143、5.143,P=0.023、0.023)。从淋巴结数的角度分析,平面显像、SPECT/CT及蓝染法的SLN检出率分别为61.72%(158/256)、96.88%(248/256)和95.70%(245/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072,P<0.001),SPECT/CT与蓝染法的SLN检出率也高于平面显像(χ2=90.000、87.000,P<0.001)。对于腋窝区SLN,平面显像、SPECT/CT及蓝染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4.44%(154/239)、96.65%(231/239)和100.00%(239/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12,P<0.001),SPECT/CT与蓝染法均高于平面显像(χ2=77.000、85.000,P均<0.001),蓝染法高于SPECT/CT(χ2=6.125,P=0.013)。对于非腋窝区SLN,平面显像、SPECT/CT及蓝染法的检出率分别为4/17、17/17和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39,P<0.001),SPECT/CT高于平面显像及蓝染法(χ2=11.077、9.091,P=0.001、0.003)。SPECT/CT与蓝染法检出的SLN病理阳性率分别为24.22%(62/256)和21.09%(54/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0,P=0.061)。对于腋窝区淋巴结,蓝染法比SPECT/CT多发现8枚,其中3枚SPECT/CT阴性的淋巴结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宏转移,另5枚均为非转移淋巴结。对于非腋窝区淋巴结,SPECT/CT比蓝染法多发现11枚(3枚内乳淋巴结,5枚胸肌间淋巴结,3枚乳腺内淋巴结),病理证实9枚微转移淋巴结,2枚宏转移淋巴结。 结论SPECT/CT的应用能够更精确地指导SLN活组织检查定位,而且在提高病理阳性SLN的检出率,尤其是探测非腋窝SLN方面,SPECT/CT较蓝染法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reablative stimulated thyroglobulin,ps-Tg)阴性和131I显像阴性往往提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无病生存状态,然而临床上常遇到ps-Tg阴性伴131I显像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ps-Tg阴性伴131I显像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5月—2018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行131I治疗的ps-Tg<2 ng/mL伴淋巴结转移的DTC患者130例,随访6~36个月,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分为满意(excellent response,ER)、不确切(indeterminate response,IDR)、影像学反应欠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3组,比较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腺外浸润、T分期、术后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复发风险分层、131I治疗剂量、ps-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等特征的差异,对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亚组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N分期(χ2=11.274,P=0.024)、ps-Tg(H=9.579,P=0.008)和TgAb(H=11.632,P=0.00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χ2=0.559,P=0.756)、年龄(F=0.408,P=0.666)、原发肿瘤大小(H=1.834,P=0.400)、腺外浸润(χ2=1.345,P=0.510)、T分期(χ2=4.494,P=0.610)、淋巴结转移率(H=3.358,P=0.187)、复发风险分层(χ2=3.008,P=0.556)和首次131I治疗剂量(H=1.335,P=0.513)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分期N0组14例,100.00%(14/14)达到ER,N1a组18例,其中77.78%(14/18)达ER,22.22%(4/18)达IDR,N1b组98例,63.26%(62/98)达ER,18.37%(18/98)达IDR,18.37%(18/98)达SIR。IDR组的中位ps-Tg水平为1.85 ng/mL显著高于ER组的1.09 ng/mL(t=2.976,P=0.003)和SIR组的0.39 ng/mL(t=2.468,P=0.014),而SIR组的中位TgAb水平为713.10 U/mL,显著高于ER组的40.42 U/mL(t=3.409,P=0.001)和IDR组的39.02 U/mL(t=2.381,P=0.017)。结论:对于ps-Tg阴性、首次131I治疗后扫描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N分期、ps-Tg及TgAb水平可作为预测其临床转归的敏感指标。术后分期为N1b、ps-Tg水平很低但TgAb水平明显升高者更易出现治疗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21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肺转移性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66例,中位年龄54.3(17~77)岁,中位随访时间4.19(1.13~23.45)年。对患者行131I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等血清学检测及胸部CT、131I全身显像、颈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动态评估肺转移灶的进展情况。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及131I治疗前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变化评估131I治疗疗效,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疾病控制组和疾病进展组。计算第2次131I治疗前较首次131I治疗前sTg与TSH水平比值的变化率(ΔsTg/TSH)。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最佳临界值评估ΔsTg/TSH对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 结果 108例患者中,术后经131I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患者86例(79.6%),即为疾病控制组;疾病进展的患者22例(20.4%),即为疾病进展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学类型、DTC原发灶的长径、首次131I治疗前的血清sTg水平、ΔsTg/TSH、肺转移灶的长径、肺转移灶是否摄碘、肺转移确诊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194,χ2=19.142,H=?2.888、?2.499、?4.140,χ2=15.380、4.069、10.36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病理学类型、ΔsTg/TSH、肺转移灶的长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3.059、0.048、4.140,OR=21.314、1.050、62.798,95%CI:1.112~408.369、1.009~1.092、1.528~2 581.064,均P<0.05)。ΔsTg/TSH预测疾病进展的最佳临界值为?0.78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701~0.917,P<0.001)。 结论 病理学类型、ΔsTg/TSH和肺转移灶的长径是影响肺转移性DTC术后 131I治疗疗效及预测进展的独立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r, DTC)患者术后131Ⅰ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过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DTC患者155例,所有患者术后1~3个月均行131Ⅰ治疗,且在131Ⅰ治疗前1 d检测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4/CD8比值)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各细胞免疫指标差异。结果 男性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组(t=-2.120,P<0.05);年龄≥55岁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55岁组,CD3+T细胞与CD8+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55岁组(z=-2.344、-2.681,t=2.266,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99Tc 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术前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显像结果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PT患者62例(男15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