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内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该院行早期内镜治疗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该院同期非内镜治疗的5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比较。结果早期内镜治疗高龄急性胰腺炎的成功率为98.2%,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黄疸消褪速度、住院时间、并存疾病加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ERCP后直接置入胆管内支架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黄疸消褪速度上,与ERCP后EST、鼻胆管引流术比较,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内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有效缓解腹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耐受长时间操作或取石有困难的高龄患者,可以内镜下单纯性置入胆管内支架分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芍药苷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芍药苷、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用药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核内NF-κB转录活性.结果:芍药苷及奥沙利铂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W480细胞生长,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抑制作用(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为(34.2±1.43)%,明显高于芍药苷单药组(10.2±0.16)%及奥沙利铂单药组(22.3±0.22)%(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芍药苷能够显著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P<0.05);ELISA法检测表明,与对照组(2.013±0.04)比较,芍药苷单药组(1.17±0.17)及联合用药组(0.9±0.08)吸光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能显著提高奥沙利铂的抗肿瘤作用,此协同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从而下调Bcl-2的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中行原发病灶切除19例,未切除23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4例,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8例.结果 原发病灶切除患者半年存活率(78.9%,15/19)与未切除患者(30.4%,7/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患者半年存活率(76.5%,26/34)与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患者(12.5%,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转移性肝癌患者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并给予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低创伤、易耐受和疗效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包括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和中西医结合角度对近年来国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10和IFN-r的水平.结果 CHB组PBMC培养上清分泌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缺血性结肠炎(IC)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结肠炎患者60例,分为IC组24例,UC组36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1周内行肠镜及活检病理检查.对两组虑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缺血性结肠炎组年龄较溃疡性结肠炎明显大,发病时间明显较后者短;缺血性结肠炎组中患有心血管疾病、腹部手术史及其它相关基础疾病史的比例明显比溃疡性结肠炎组大:缺血性结肠炎组单纯血便的比例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大,粘液脓血使及里急后重的比例较后者小;缺血性结肠炎组中病变与邻近正常粘膜分界清楚的比例较溃疡性鲇肠炎组大,且前者溃疡形状以纵形为主,后者以地图状为主:缺血性结肠炎组血管扩张充血、间质严重水肿及血管壁增厚的比例较溃疡性结肠炎大,而隐窝脓肿的比例则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较大.结论: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和肠镜下特征的差异,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史及临床症状,可为缺血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2112例单种和4011例两种麻醉剂下胃肠镜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内镜诊疗时常应用镇静麻醉剂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内镜插入的痛苦,但是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无痛内镜检查至今不能广泛开展。我院2000年7月至2006年6月,开展无痛内镜诊疗6123例,开始阶段单纯应用异丙酚,后联合应用依托咪醋。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符合适应证的住院及门诊患者6123例,男性3871例,女性2252例,年岭12~84岁,平均48岁。开始应用异丙酚内镜诊疗2112例,4例出现呼吸暂停,后改用依托咪酯加异丙酚4041例。2.方法:按麻醉要求常规准备。术前2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芬太尼0.05~0.1mg,以避免麻醉药物对血管的局部刺激,3~5min后开始使用麻醉剂。单种异丙酚用量为1~1.5mg/kg,约每l0s给药40mg,共计2112例:联合用药时先静脉推注依托咪醋0.15~0.2mg/kg,后静脉推注异丙酚0.5~1mg/kg,推注速度一般控制在每10s2~4m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F-36量表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相关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1例门诊GERD患者为对象,以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为工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GERD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SF-36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各维度的重测信度良好,分半信度为0.93,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700以上;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各个指标均有改善,以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P<0.05,P<0.01),但是活力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可以较准确地评估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9.
卜全慧  朱清 《江苏医药》2006,32(4):314-314
患者,女性,52岁。自行吞服金戒指一枚(扭曲呈“8”字),24h未经粪便排出,来我院就诊。X线腹透在右下腹可见一金属影。予以导泻治疗,48h仍未见排出,腹部透视同前,考虑在回盲部嵌顿,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商榷后决定试用电子结肠镜下取出。正常肠道准备,进镜至回盲部,未发现“金戒指”,进入末端回肠约30cm,见金戒指一枚(扭曲呈“8”字),一端戳入肠壁,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使用异物钳钳夹未能取出,采用圈套器取出,观察无出血、穿孔后退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在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未经放、化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7例、疾病对照22例与健康对照20例,取新鲜抗凝血经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抑制性分子PD-1的百分比例;同时对胃腺癌患者进行TNM分期比较。结果:胃腺癌患者外周血中PD-1在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10.91±4.36)%比疾病对照(8.14±3.65)%和健康对照(7.37±3.06)%显著升高,Ⅲ-Ⅳ期胃腺癌患者的CD4+PD-1+T细胞的百分比例(11.9±3.85)%显著高于Ⅰ-Ⅱ期(9.08±3.13)%。结论:抑制性分子PD-1在胃腺癌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增加,并随胃腺癌进展而升高,提示CD4+PD-1+T淋巴细胞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