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50年代初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兴起,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大剂量化疗(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各种晚期肿瘤和癌症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对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种类、采集、活性测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动员剂的效果、骨髓中癌细胞污染的处理、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疾病观察指标、临床适应证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等都逐渐规范化,且有很多治疗成功病例的报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初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兴起,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大剂量化疗(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各种晚期肿瘤和癌症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对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种类、采集、活性测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配型、动员剂的效果、骨髓中癌细胞污染的处理、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疾病观察指标、临床适应证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等都逐渐规范化,且有很多治疗成功病例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WI结合常规MRI诊断不同日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重度HIE新生儿147例(病例组),其中79例患儿日龄<7天(病例组1),68例日龄7~28天 (病例组2);选择同期正常新生儿分别作为对照组1(26名)和对照组2(17名).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选择脑内8个不同ROI观察其信号特点并测量ADC值.结果 全部受试者外周白质ADC值均高于中央白质,以额顶叶深部白质最高,内囊后肢最低;对照组2额叶、顶叶、侧脑室旁白质和丘脑腹外侧核ADC值均低于对照组1(t=5.87、4.30、2.62、3.10,P均<0.05).病例组1中,中度HIE患儿额顶叶深部白质、胼胝体压部及内囊后肢低于对照组1 (P<0.05),重度HIE患儿侧脑室旁白质和丘脑腹外侧核也低于对照组1(P<0.05);病例组2中,中、重度HIE患儿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ADC值均低于对照组2(P<0.05).结论 DWI能较常规MRI早期、客观地检出足月儿HIE.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3 D-CRT)与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观察IMRT联合吉西他滨局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3D-CRT和IMRT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2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回顾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符合入组标准的25例接受IMRT联合吉西他滨局部介入治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联合治疗组),选择同时期入院的仅接受吉西他滨局部介入治疗的2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单化组)做对比研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IMRT计划中十二指肠、肝脏、胃、双肾、小肠的平均剂量及高剂量区照射体积明显低于3D-CRT计划.联合治疗组与单化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28%和36%、1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和10个月(x2 =4.16,P<0.05),有效率分别为64%和32%(x2 =5.13,P<0.05).联合治疗组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单化组(Z=-2.35,P<0.05),而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在保证靶区高剂量的情况下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联合吉西他滨局部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的中位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低剂量X射线对人树突状细胞(DC)体外迁移能力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人GM-CSF和IL-4共同诱导分化为DC,于培养的第5天加入TNF-α促进成熟,在培养的第6天用X射线照射DC,受照剂量分别是0、0.05、0.1、0.2、0.5 Gy,照射后48 h收获DC;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CR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实验法检测DC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与0 Gy相比,0.2和0.5 Gy照射后,CCR7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剂量(t=14.72、4.72,P<0.05);0.2 Gy照射后,CCR7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剂量(t=4.46,P<0.05),DC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剂量(t=2.95,P<0.05);以抗CCR7单克隆抗体封闭CCR7蛋白活性,在接受同等剂量照射时,DC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t=4.63~8.96,P<0.05)。结论 受到0.2 Gy X射线照射的DC,体外迁移能力显著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受照后DC表达CCR7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对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骨肉瘤肺转移癌患者采用LUNA-260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PTV周边照射总剂量44~50Gy,分割处方剂量4~5Gy,治疗9~12次,隔日1次。结果 101个病灶中CR29例(28.7%),PR30例(29.7%),SD16例(15.8%),PD26例(25.8%),总有效率为58.4%。1年生存率为40.0%(6/15),肿瘤病灶数<3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83.3%,明显高于病灶数≥3的11.1%。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癌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WI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分析不同类型WMD患儿早期DWI和常规MRI特征性表现,随访观察病灶演变和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结果。结果 首次检查:32例局灶性WMD中,24例DWI表现为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白质点簇状和线状或团片状高信号,常规MRI仅 17例同时伴稍短T1信号,12例伴短T2信号;8例DWI均未见异常,常规MRI呈短T1伴或不伴短T2信号;11例弥漫性WMD则均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大片状白质DWI高信号,但T1、T2均未见异常。复查:18例点簇状WMD患儿脑实质MRI均未见明显异常,其中6例伴单纯性脑外间隙增宽;14例线状或混合型WMD中,7例发展为PVL,5例发展为PVL后遗改变,2例仅表现为单纯性脑外间隙增宽而脑实质未见异常;11例弥漫性WMD中,4例发展为PVL,7例发展为PVL后遗改变。3种不同类型WMD患儿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线状或混合型WMD与弥漫性WMD患儿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早期区分不同类型WMD并较好评价预后;点簇状WMD患儿预后较好,线状或混合型和弥漫性WMD患儿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对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骨肉瘤肺转移癌患者采用LUNA-260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PTV周边照射总剂量44~50Gy,分割处方剂量4~5Gy,治疗9~12次,隔日1次。结果 101个病灶中CR29例(28.7%),PR30例(29.7%),SD16例(15.8%),PD26例(25.8%),总有效率为58.4%。1年生存率为40.0%(6/15),肿瘤病灶数〈3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83.3%,明显高于病灶数≥3的11.1%。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癌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