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缓释氟尿嘧啶局部化疗在腹腔镜意外胆囊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或术后常有意外胆囊癌的出现.现将本院2002~2005年 1月术中、术后14例意外胆囊癌在手术及FAM方案全身静脉化疗(只用于Ⅲ期以上患者)基础上加用缓释氟尿嘧啶局部化疗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脏Ⅶ、Ⅷ段脓肿紧邻膈顶部,腹腔镜下处理有一定困难。现报告我院所遇3例,并就其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我院施行痔上黏膜环行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重度痔病和直肠粘膜脱垂共3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2月—2006年4月在我院行PPH患者共38例,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3岁,其中重度痔病35例,直肠粘膜脱垂3例。35例痔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及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治疗肥胖症及其合并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LSG及LRYGB治疗的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1年半、3年的手术安全性、多余体重下降百分比(%EWL)、术后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结果:共纳入92例患者(62例LSG,30例LRYGB),平均年龄(31.0±10.9)岁,围手术期BMI平均为(45.2±5.4)kg/m2。随访3年,LSG组与LRYGB组%EWL>50%相比差异不明显(82.2%vs 82.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LRYGB明显高于LSG(16.7%vs 4.8%,P=0.005)。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在LSG组升高,而在LRYGB组降低。结论:在减重方面LSG不比LRYGB差,3年随访期间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降低,但GERD发生率在LSG组中增加而LRYGB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胃癌组织中 ras基因突变与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  43例胃癌组织新鲜标本及相应血清标本纳入研究。用 PCR- RFLP法测定 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Hp的感染状况。结果  43例胃癌中有 2 8例存在 ras基因1 2密码子的突变 ,突变率为 65 .1 2 % ;43例胃癌中 ,Hp阳性 30例 ,阳性率为 69.77% ,其中 Cag A阳性 2 4例 ,阳性率为 80 % ;30例 Hp阳性的胃癌中 ,有 1 9例发生 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 ,发生率为 63.33% ,1 3例 Hp阴性的胃癌中 ,有 9例发生 ras基因 1 2密码的突变 ,发生率为 69.2 3% ,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胃癌中ras基因 1 2密码子的突变与 Hp及 Cag A阳性的 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Hp感染可能不是其改变的唯一或必须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血清IL-6、IL-10和IL-18影响,比较两种方法对机体肝功能的损伤和机制。方法:选择LC患者和OC患者各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d、5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IL-6、IL-10和IL-18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LC组和OC组术后血清ALT、AST、IL-6和IL-18含量均较术前增加(P<0.01),血清IL-10含量较术前降低(P<0.01),上述指标术后1d变化最为明显,LC组上述血清指标变化小于同期OC组(P<0.05)。结论:LC对患者肝功能损伤较OC小,可能与LC刺激机体产生IL-6和IL-18较少,维持较高血清IL-10水平,维护适度机体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探查术是胆道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在胆道的良恶性疾病中,尤其是胆石症疾病的处理.胆总管探查术的核心是正确的寻找到胆总管,但是对于再次胆道手术的病例,往往寻找胆总管有一定困难,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11年5月因胆石症疾病进行胆总管探查术的共235例,其中有胆道手术史的53例,术中分别应用了不同的方法寻找胆总管,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下预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探查术后直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和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间间,实验组45例胆总管结石并梗阻患者术前3d内镜预置鼻胆管引流,并检测引流前后肝功能变化。手术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提拉鼻胆管超过切开部位后一期缝合,T管组38例患者胆总管探查后常规T管引流。比较2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45例术前置鼻胆管成功率100%,肝功能明显好转(P〈0.001),手术时间(95.0±16.0)min,拔管时间(8.9±1.5)d、术后住院时间(9.5±1.3)d,较T管引流组(分别为130.0±25.0min、18.2±1.7d、20.0±1.7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无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预置鼻胆管引流者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可明显节约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