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在构建表达ETEC菌毛抗原CFA/I、CS6和CS3、融合肠毒素LTB/STm的混合活载体疫苗的基础上 ,以两株福氏志贺载体疫苗 ,同等剂量相混合进行免疫。通过口服免疫 ,该混合多价活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ETEC特异的血清和黏膜抗原抗体反应 ,达到了与各单独疫苗株一致的免疫效果 ,同时保持了载体志贺菌自身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21天头低位卧床对肺弥散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2 1d - 6°头低位卧床 (HDT - 6°)对肺弥散功能的影响 ,并对其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为地面模拟失重及航天飞行医学监督提供有关医学参考。 方法 采用Vmax 2 2LV肺功能仪和 6 2 0 0肺功能仪 ,对 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卧床前、后及卧床不同时间反映肺弥散功能的指标 [弥散容量 (DLco)、弥散常数 (Kco)、肺泡容量 (VA) ]以及反映肺内气体分布的指标和肺血容量分别进行了测试。 结果 与卧床前平卧位相比 ,在卧床开始时 ,DLco、Kco均增加 ,从卧床的第 3天起至恢复期第 1天 ,DLco、Kco显著减少 ,恢复期第 3天尚未恢复至卧床前水平 ;头低位卧床期间VA显著减少。Kco在卧床中的变化趋势与DLco一致 ,但变化率高于DLco ,主要是由于头低位卧床期间VA、肺血容量的显著减少以及肺内吸入气的分布不均有关 ,同时肺泡 毛细血管膜的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结论 头低位卧床肺弥散功能下降与肺毛细血管血量的减少、肺泡容量下降 ,以及通气血流分布不均和潜在性的肺间质水肿导致膜弥散下降有关 ,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的医学监督应考虑肺弥散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弥补ST的弱抗原性,实现ST抗体测定。方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融合表达GST和带有前导序列的突变耐热肠毒素proSTm,制备ST融合蛋白,测定ST抗体。结果:测到了抗ST的血清IgG和黏膜IgA。结论:融合蛋白GST/proSTm能有效提高ST的抗原活性,可直接用于ST抗体测定。  相似文献   
5.
二项式小波检测心电特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使用二项式小波检测心电信号的特征点,为心电信号的分析提供新的检测手段。方法 设计对称形式的二项式小波,应用它对实际心电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并进行特征点的检测,观察检测效果。结果 使用二项式小波检测心电特征点方法实现简单,对试验心电信号的特征点定位准确,快速。结论 对称形式的二项式小波检测较其他小波检测方法简单,无须预处理,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心电信号的实时分析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心电T波交替的改进谱估计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针对经典谱估计法的缺点,利用现代谱估计法检测心电中的TWA(T wave alternans)信号,为TWA信号的检测分析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临床采集15位心脏病患者和8位健康人的心电向量信号,使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的谱估计法对其进行心电TWA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说明,使用现代谱估计法的改进谱估计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心电信号中隐含的TWA信号,且谱线光滑,分辨率高。结论 改进的谱估计法提供了一种新的TWA检测手段,可以更全面的检测和观察心电中可能隐含的TWA信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间歇性常压低氧 (intermittentnormobarichypoxia ,INH)训练对低氧条件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对 8名被试者进行为期 4周共 2 4d的INH训练 ,并对被试者训练前后暴露于 1 0 %低氧环境前、中、后的心率变异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INH训练后 ,被试者低氧条件下R R间期均值、标准差、总功率、高频成分功率、低频成分功率显著增高 (P <0 .0 5~P <0 .0 0 1 ) ,而标准化高频成分功率、标准化低频成分功率、低频成分功率 /高频成分功率变化不明显。结论 1 )INH训练可提高被试者低氧条件下的心率变异性 ;2 )INH训练不仅可用于提高低氧耐受力 ,还有助于提高航天人员的飞行耐受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心率变异性(HRV)为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指标,观察模拟5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自主神经变化特点,并探讨预测缺氧耐力不良的方法。方法:被试为11名18-30岁的健康男性,以呼吸10.5%的低氧混合气30min模拟5000m急性缺氧,以时域和频域(粗粒化谱分析,CGSA)方法进行HRV分析,并根据是否完成实验过程将被试分为耐力良好组(A组)和耐力不良组(B组),结果:耐力良好组在缺氧时心率显增快,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显减小,LFn.u.(LF的标准化单位)和LF/HF显增大,HF和HFn.u.(HF的标准化单位)显减小,两组比较,缺氧5-10min时,LFn.u.和LF/HF 在B组显大于A组,缺氧10-15min时,RMSSD在B组显小于A组,结论:在模拟5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减弱;HRV分析对评价缺氧耐力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肠毒素性大肠杆菌CS3菌毛表面构建 10肽随机肽库.方法:首先将原有的单酶切CS3菌毛呈现载体改造为双酶切载体,并证实改造后的载体能正确形成CS3菌毛.同时设计合成2条寡核苷酸序列,链1含有1个10肽随机编码序列(NNS)10, 链2可与链1的3′端互补.两条链经过退火、延伸、酶切和回收与经过同样酶切的呈现载体连接,连接产物纯化后分多次电击转化,获得随机肽库.随机挑选10个克隆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个库容量为1.8×106大小的随机肽库.测序结果显示,所构建肽库的基本框架与预期设计相符,4个寡核苷酸出现的频率也与理论值相接近.结论:在肠毒素性大肠杆菌CS3菌毛表面成功构建库容量为1.8×106大小的10肽随机肽库.为下一步利用肽库进行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氧条件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以心率变异性(HRV)为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指标,观察模拟5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自主神经变化特点,并探讨预测缺氧耐力不良的方法。方法 被试者为11名18-30岁的健康男性,以呼吸10.5%的低氧混合气30min模拟5000m急性缺氧,以时域和频域(粗粒化谱分析,CGSA)方法进行HRV分析。并根据是否完成实验过程将被试者分为耐力良好组(A组)和耐力不良组(B组)。结果 耐力良好组在缺氧时心率显著增快,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显著减小,LFn.u(LF的标准单位)和LF/HF显著增大,HF和HFn.u.(HF的标准化单位)显著减小。两组比较,缺氧5-10min时,LFn.u.和LF/HF在B组显著大于A组,缺氧10-15min时,RMSSD在B组显著小于A组。结论 在模拟5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减弱;HRV分析对评价缺氧耐力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