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MS0对EC9706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EC9706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1.3%DM50处理食管癌EC9706细胞,TRAP—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DMSO处理后的EC9706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且细胞周期明显改变,Gl期细胞比率显著增高,S期细胞数显著降低。结论 DMSO可抑制EC9706细胞端粒酶活性,使EC9706细胞生长停滞于Gl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DMSO可用于食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联合甘利欣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联合用药和单用复方丹参及单用甘利欣 3组 ,用药 1~ 3个疗程 ,观察患者血脂、肝功能等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可使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等明显降低 ,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结论 复方丹参联合甘利欣对脂肪肝疗效明显 ,推荐用于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核酶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对人端粒酶RNA模板区的核酶对食管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将已构建好的带有端粒酶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BBS212Rz及空载质粒pBBS212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采用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BBS212Rz转染的食管癌EC9706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凋亡加速。结论:端粒酶核酶对食管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望成为食管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番茄红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番茄红素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试验测定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番茄红素作用后胃癌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24、48、72和96h的IC50分别为22×10-4、15×10-4、67×10-6和40×10-6mmolL-1。10-5mmolL-1的番茄红素作用胃癌细胞24、48、72、96h后,3HTdR掺入量分别为(442512±13409)cpm、(365647±15391)cpm、(275365±12833)cpm、(161482±9456)cpm,低于对照组的(624831±26563)cpm、(750582±25898)cpm、(832124±22352)cpm、(859130±36821)cpm(P<001);TRAPPCRELISA法显示A值分别为1102±0026、0846±0018、0735±0017、0586±0014,低于对照组(1801±0048、1887±0072、2047±0085、2131±0076,P<001)。10-5mmol·L-1的番茄红素作用胃癌细胞96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697±52)%,高于对照组的(456±37)%(P<001),凋亡率达(256±28)%。结论番茄红素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能使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选择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6.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阻断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泛素 蛋白酶体通路特异性阻断剂MG 132加入胃癌细胞株SGC 790 1,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细胞抑制效应 ,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 ,DNA片段分析进一步证实凋亡的存在 ,TRAPPCR 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p2 7kip1的表达。 结果 MG 132对SGC 790 1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 ;FCM显示对照组胃癌细胞G0 /G1期比例为 (46 .3± 4 .1) % ,MG 132作用后为 (72 .1± 5 .0 ) % ,较对照组增加 (P <0 .0 1) ,并有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 ;细胞DNA抽提电泳后发现特征性凋亡梯状条带 ,TRAPPCR ELISA法检测示MG 132作用胃癌细胞 2 4、4 8、72、96h时A值分别为 0 .197± 0 .0 0 7、0 .0 81± 0 .0 0 5、0 .0 74± 0 .0 0 4、0 .0 6 3± 0 .0 0 2 ,对照组A值分别为 1.80 1± 0 .0 4 8、1.887± 0 .0 72、2 .0 4 7± 0 .0 85、2 .131± 0 .0 76 ;端粒酶活性显著受抑制 (P <0 .0 1) ;p2 7kip1在胃癌细胞中为胞质表达 ,经MG 132作用后 ,胞质、胞核均有表达。结论 MG 132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株SGC 790 1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其机制是增强 p2 7kip1表达 ,使细胞产生G1期阻滞 ,并抑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单纯性支气管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SBTB)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SBTB患者进行FB检查,据镜下所见直接取材、刷片和冲洗液标本送细菌学检查(找抗酸杆菌),活组织标本送病理学检查;对刷片和冲洗液抗酸杆菌阴性者,术后痰找抗酸杆菌连续3次。结果镜下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增厚粗糙及肉芽肿分别为58.8%、32.4%、16.2%,支气管出血及干酪样物分别为26.5%、35.3%;病变部位上叶支气管及主支气管为好发部位,分别为39.7%、22.0%;确诊率为88.2%,其中刷片和冲洗液阳性率为58.8%,活检阳性率为29.4%。结论FB检查对诊断SBTB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后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改良技术 ,经皮股动脉插管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结果 :治疗后 1个月以内AFP降低超过原来数值 2 0 %的占 70 3 %。术后 1个月以内肿瘤缩小率为 82 7%。生存率为 :半年 89 2 %,一年 60 6%,二年 2 8 4%。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姑息疗法。对于减轻症状、延长寿命有明显疗效 ,不失为现在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效果、不良反应及费用等。方法将32例确诊的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100 U&#8226;kg-1,SC,bid;3 d后加用华法林3 mg&#8226;d-1,po,调整至2~3 mg&#8226;d-1,稳定2 d后停用LMWH。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抗凝治疗,80 mg&#8226;kg-1静脉注射后,根据体重18 U&#8226;kg-1静脉泵入,部分活化凝血功能达到1.5~2.5倍,稳定2 d后加用华法林至3 mg&#8226;kg-1,调整华法林至2~3 mg&#8226;kg-1,稳定2 d后停用肝素。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LMWH在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过程中在控制症状及效果方面与普通肝素无明显差异,而不良反应、住院经费、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肝素。结论使用LMWH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较普通肝素有相应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 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目前尚无满意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肺泡炎阶段有一定作用,但纤维化阶段无法逆转。IPF的重要特征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动脉血气异常,常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我们分析14例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给予B 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效果,探讨无创呼吸机在IPF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3年8月-2005年8月收治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共27例,病程>5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