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综合性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对 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康复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单纯理疗组 (0 0 1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岁。因生后色素皮损缓慢扩大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儿自出生后即发现右侧躯干、肢体线带状色素沉着斑,缓慢进展至右侧颈部。色素沉着前未发现红斑水疱等损害。既往身体健康,父母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有效院前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5月,9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的院前急救,在到达医院之前深昏迷16例,浅昏迷转为昏睡25例,昏睡转为嗜睡10例,头晕恶心、全身乏力30例,死亡9例;病情好转65例,占全部患者的72%。结论及早通风,脱离中毒环境,注意保暖,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5种多巴胺受体在大鼠胃体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能神经元的分布。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胃体肌间神经丛中多巴胺受体的分布,以及与一氧化氮能神经元的共定位情况。结果 5种多巴胺受体亚型的免疫荧光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荧光在胃体肌间神经丛均有分布,而且在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的神经元上存在有多巴胺受体D_1、D_2、D_3和D_5的免疫阳性,而D_4没有明显的免疫阳性表达。结论多巴胺受体D_1、D_2、D_3和D_5分布在胃体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能神经元上,可能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进而调节胃体平滑肌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常见色素减退性疾病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的基本特征.方法 分别观察1 915例色素减退性疾病(包括白癜风、特发性滴状色素减少症、无色素痣、线状苔藓、白色糠疹及炎症后色素减退)患者的皮损,用CLSM观察皮损处、交界处及白斑周边正常皮肤的各层镜下特征.应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级和2级色素减少占总病例数的51.4%(984/1 915)和35.7%(684/1 915),白癜风3级色素减少的比例为77.9%(141/181),明显高于其他疾病(0~ 10.3%);815例角质层轻度角化过度,1 060例棘层灶性水肿,79例基底细胞环出现改变,1 133例真皮浅层可见稀疏炎症细胞或树枝状细胞.6种色素减退性皮肤病CLSM扫描图像色素减少程度及各层CLSM图像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LSM特征:特发性滴状色素减少症可见色素环完全缺失;线状苔藓、白色糠疹、炎症后色素减退可见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线状苔藓可见点灶状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无色素痣仅为色素减少及折光变弱,白癜风白斑区色素完全缺失,且皮肤色素环缺乏完整性.结论 白癜风、特发性滴状色素减少症、无色素痣、线状苔藓、白色糠疹及炎症后色素减退皮损CLSM图像有差异,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钙通道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菜碱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与钙通道的关系.方法: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后体外培养的方式获得小鼠脾淋巴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Con A组、甜菜碱0.04,0.4,4,20 mmol·L~(-1)组.分别采用MTT法观察甜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甜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甜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及加入不同钙通道阻滞剂后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4,20 mmol·L~(-1)甜菜碱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12 h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0.04,0.4,4,20 mmol·L~(-1)甜菜碱分别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24,48 h均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以4 mmol·L~(-1)甜菜碱作用24 h效果最好;4 mmol·L~(-1)甜菜碱作用小鼠脾淋巴细胞4,6,18,24 h能促使小鼠脾淋巴细胞由G_0/G_1期进入S期,并以18 h效果最为明显;4 mmol·L~(-1)甜菜碱作用于淋巴细胞6,12,18 h,脾淋巴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P<0.01),以6 h效果最明显;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咪贝地尔、金雀异黄素对甜菜碱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没有影响,而维拉帕米、新霉素、肝素、普鲁卡因能阻断甜菜碱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论:甜菜碱通过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由G_0/G_1期进入S期,促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主要通过2个途径:影响G蛋白介导的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α_1亚单位而引起外钙内流;影响胞内钙库的IP_3R钙通道和RyR钙通道而引起内钙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其疗效作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7~2008年)、中国知识总库(1997~2008年)和万方数据库(1997~2008年)发表的关于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l)作为疗效分析统计量.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有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结果显示:(1)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用阿维A[OR=3.13,95%CI(1.77,5.55)]和单用中药[OR=5.09,95%CI(2.95,8.78)]的对照组.(2)单用阿维A疗效优于单用中药[OR=1.62,95%CI(1.03,2.55)].结论: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期待科学设计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肓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文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番泻叶不同粉体的化学成分与泻下作用。方法以燥结缺水便秘小鼠为模型,运用色素流动法,以黑便为指示,通过观测小鼠首次排黑便的时间、稀便点数等指标来比较说明番泻叶不同粉体的泻下作用强弱。利用HPLC法测定番泻叶不同粉体致泻主要活性成分番泻苷A、番泻苷B,比较各粉体中番泻苷A、B的量高低,反映药理活性强弱。结果通过小鼠动物实验观测到,番泻叶超微饮片组首次排黑便的时间明显提前,比饮片组提前了76min,比超微粉组提前了18min;稀便点数增多,比药材饮片组多3.7个,比超微粉组多2.84个。HPLC法测定番泻苷A、B的量显示,超微饮片中番泻苷A和B的质量分数为0.43%,是药材饮片中的1.6倍。结论番泻叶3种粉体的水煎液都能明显增加小鼠腹泻的发生率,尤其以番泻叶超微饮片的通便泻下作用最显著,番泻苷A、B的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2007年该院第三次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简称“07方案”)特别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围绕该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环节安排、选修课程设置、总学时的设置等方面与2003年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水寒  袁清照  蔡光先  冯小燕  邵怡 《中草药》2011,42(11):2226-2230
目的建立金银花超微粉体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得到6个不同极性部位,分别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同时选择体外抑菌药理指标进行活性测定;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化学信息与抑菌指标的相关关系,寻找与药理指标密切相关的物质群。结果确定以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来制定金银花的抑菌活性指纹图谱。结论应用该方法建立的金银花粉体的质量标准科学、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