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型(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PAI-1)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ine protcase inhibitor,serpin)家族成员之一。PAI-1是血浆中主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在体内的半寿期约为7min,主要由肝脏清除。PAI-1是体内纤溶系统的主要调节因子。本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1个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家系进行凝血酶原(FⅡ)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Ⅱ促凝活性(FⅡ:C)、FⅡ抗原(FⅡ: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对先证的FⅡ基因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5′UTR)、3′端非翻译区(3′UTR)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家系成员DNA在先证FⅡ基因突变区域扩增后测序。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103名健康献血作对照。结果 先证表型诊断为凝血酶原缺乏症(Ⅰ型);FⅡ外显子区共发现3个与献报道的FⅡ基因序列不同的位点,其中位于第2外显子区的为纯合突变A601G。家系分析表明先证父亲、母亲和外祖母均为A601G杂合子。结论 纯合错义突变A601G引起的Glu29→Gly是导致该例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家系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对凝血因子基因(F11)进行基因缺陷研究.方法 通过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FⅪ促凝活性(FⅪ:C)和FⅪ抗原(FⅪ:Ag)等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应用PCR对先证者F11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100名健康对照者DNA相应区域进行PCR扩增,内切酶BssSI酶切,以排除基因多态性并确认突变位点.应用分析软件SignalP对信号肽切割点及位置进行预测.结果 先证者APTT为69.5 s,PT为12.3 s,FⅪ:C为2.6%,FⅪ:AS为2.5%,交叉反应物质(CRM)为阴性;健康对照组APTT为35 s,PT为13 s,FⅪ:C为100%,FⅪ:Ag为100%.测序发现,先证者F11基因外显子区共有4处与GenBank AY191837序列不同的位点,其中外显子2的G3733C杂合变异导致编码信号肽的氨基酸G-1R替换,该突变同时导入1个新的BssSI酶切位点.100名健康对照者的BssSI酶切结果排除了该变异为F11基因多态性.外显子8的C16642T杂合突变导致1个终止密码(Q263Term)产生.结论 F11基因G-1R和Q263Term双重杂合突变是导致先证者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V(FV)缺陷症家系进行FV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凝血酶原时间(PT)及FV促凝活性(FV:C)和FV抗原(FV: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对先证者FV基因2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结果先证者APTT 249.2s.PT46.6s。TT17.9s,Fg3.42g/L,FV:C0.1%,FV:Ag 1.5%,FⅡ:C99%,FⅦ:C110%、FⅧ:C95%、FⅨ:C88%、FX:C120%、vWF121%;FV外显子区共发现4个与基因文库Z99572序列不同的位点,其中位于exon13区的杂合性2238~2239de1AG导致移码突变和终止密码子的提前m现(Asp689stop),位于exon23区的杂合性G6410T错义突变导致Gly2079 Val.家系分析表明前者遗传于母亲,后者遗传于父亲。结论2238~2239delAG导致的移码突变和G6410T导致的错义突变.是导致先证者FV缺陷的原因。这是2个导致遗传性FV缺陷症的新的FV基冈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中国汉族人群Rh阴性血型者Del表型与RhD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7例血清学方法检测为Rh阴性的供血者样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以检测Del型,并扩增RhD基因的外显子3,4,5,7,10,检测RhD基因存在情况.结果吸收放散试验表明67例样本中Del型22例,占32.8%,非Del型45例,占67.2%.在所有表型为ccee,ccEe的38例RhD(-)个体中,Del试验均为阴性,RhD基因完全缺失;而在表型为Ccee或CcEe的29例RhD(-)个体中,22例Del试验阳性,其中20例携带完整的RhD基因,2例有部分RhD基因;7例Del试验阴性,其中6例携带部分RhD基因,1例D基因完全缺失.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者RhD基因的存在及多态性多由Del引起.  相似文献   
6.
中国浙江人群中Lewis血型相关的FUT3基因多态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浙江人群中Lewis血型相关的FUT3基因多态性,以血清学方法鉴定183例随机样本的Lewis表型,将其中39例Le(a-b-)以及选取的Le(a+b-)、Le(a-b+)和Le(a+b+)各3例进行FUT3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分析,并对各种可能的复合杂合基因型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真正的Lewis阴性表型在中国浙江人群中比例约为10.4%,在48例直接测序样本中发现59T>G、202T>C、314C>T、508G>A和1067T>A等5个变异位点;单倍体分析显示,除功能性的Le等位基因外,发现5种非功能性的le等位基因,分别为le^59(59T>G);le^1067(1067T>A);le^59,1067(59T>G和1067T>A);le^59,508(59T>G和508G>A)和le^202,314(202T>C和314C>T).结论:在浙江人群中,FUT3非功能性等位基因具有较为广泛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妊高征患者86例(疾病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3个亚组),同时纳入健康妊娠女性200例(正常妊娠组)和健康非妊娠女性150例(健康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Hcy、尿酸(UA)、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检测,并进行分析。此外,对86例妊高征患者的MTHFR基因进行测序,利用Chromas软件对测序结果跟健康人群进行比对,找出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正常妊娠组相比,疾病组Hcy、UA、Cr及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以上指标在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升高(P<0.05)。MTHFR C677T基因型与Hcy具有相关性(P<0.05),Hcy在TT基因型患者中的水平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Hcy及肾功能指标可作为妊高征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检测可为妊高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为发现妊高征高危人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沈薇  傅启华 《检验医学》2011,26(10):706-709
通过加热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是DNA基本特性之一,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melting,HRM)正是基于这一特性,采用荧光饱和染料监测熔链过程,从而获得DNA上的相关信息,例如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等。由于其快速、高通量、低成本,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分子诊断与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某些微量元素及营养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散射比浊法、干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等,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1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患儿(缓解组)和30名体检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铁、铁蛋白、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铜蓝蛋白、铜、锌及铜/锌比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蛋白(P=0.454)、铁(P=0.769)、转铁蛋白(P=0.903)和锌(P=0.3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组血清铁蛋白(P=0.000)、乳酸脱氢酶(P=0.000)、铜蓝蛋白(P=0.000)、铜(P=0.002)和铜/锌比值(P=0.003)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红细胞计数(P=0.000)、血红蛋白含量(P=0.000)和白蛋白(P=0.046)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缓解组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相比,除乳酸脱氢酶(P=0.025)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疾病缓解期,血清中微量元素与营养相关蛋白含量正逐步恢复正常,重建原有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