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大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的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997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该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10例,肿瘤主要累及于鞍上、蝶筛窦及上斜坡区.结果: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发生颅神经麻痹4例,其中动眼神经障碍3例,外展神经障碍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影像学随访6~24个月,全切除肿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次全切除者无明显增大.结论:该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区肿瘤,术野开阔,对脑组织损伤小,适用于已侵犯蝶筛窦区及上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  相似文献   
2.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93例(微腺瘤93例,大腺瘤301例,巨大腺瘤99例),其中经唇下-鼻中隔入路345例,经鼻小柱-鼻中隔入路99例,经单鼻孔入路4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9例(54.6%),次全切除117例(23.7%),部分切除107例(21.7%);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占86.7%(268/309),内分泌指标改善者占73.8%(259/351),出现并发症43例(8.7%).结论: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大型垂体腺瘤可以采用分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GDC栓塞治疗123例157枚动脉瘤,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病情严重程度对栓塞效果及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Hunt-Hess分级Ⅰ-Ⅱ级患中,预后良好(GOS>3分)为100%,Ⅲ、Ⅳ-Ⅴ级患中分别为95.0%、76.0%;窄颈动脉瘤完全栓塞率、大部栓塞率及部分栓塞率分别为92.4%、5.7%、1.9%,宽颈动脉瘤中分别为80.8%、13.5%、5.8%,大动脉瘤的疗效明显低于小动脉瘤。结论: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瘤颈大小有关,还受瘤体大小的影响。而临床预后与Hunt-Hess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先进材料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更新,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已经广泛应用与临床,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案.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证,避免了颈部手术切口及其引起的颅神经损坏、血肿压迫等并发症[1].  相似文献   
5.
安全型躯体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躯体约束带 ,通过保护性的制动确保苏醒、躁动病人的安全 ,以方便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材料与制作 采用双层白色丝麻布料 ,内衬 1cm海绵裁制缝纫而成。约束带由前胸带、后胸带、肩背带和双侧系带 4部分组成 (见图 1)。图 1 安全型躯体约束带使用方法 病人仰卧 ,将前胸带置于病人胸前部 ,将连接于前胸带的后胸带与肩背带经病人腋下向后背交叉 ,分别系于床头栏杆上以固定病人的胸肩部 ,然后将两侧系带系于床两沿以控制病人整个胸部使肩部不能上抬。固定过程中 ,注意根据病人的体形调节松紧度 ,以病人不能坐起且不影响胸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腰穿外引流对防治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6 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在超早期行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术后 ,34例行持续腰穿外引流 ,另 30例行间断腰穿作为对照组 ,2组同样给予常规的尼莫通及 3H治疗 ,通过临床症状及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判断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引流组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 4例 ,对照组 8例 ,其中 1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引流组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腰穿持续外引流可以有助于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 ,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躯体约束带,通过保护性的制动确保苏醒、躁动病人的安全,以方便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蝶窦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直径大于4 cm的巨大垂体腺瘤46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4例,泌乳素腺瘤9例,生长激素腺瘤10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混合性腺瘤2例.结果:全组患者1次手术31例,全切除8例(25.8%);分2次及2次以上手术者15例,全切除9例(60.0%),分次手术间隔为6~8周.分次手术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单次手术者.术后垂体功能低下2例,脑脊液鼻漏2例,术后肢体偏瘫1例.1例在术后2年肿瘤复发.结论:经蝶窦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巨大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GDC栓塞治疗123例,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病情严重程度对栓塞效果及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Hunt&Hess分级Ⅰ~Ⅱ级病人中,预后良好者(GOS评分4~5分)为100%,Ⅲ~V级病人中分别为95%、78%、50%,窄颈动脉瘤完全栓塞率、大部栓塞率及部分栓塞率分别为92%、6%、2%,宽颈动脉瘤中分别为81%、13%、6%,大动脉瘤的疗效明显低于小动脉瘤.结论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瘤颈有关,还受瘤体大小的影响.载瘤动脉的形态影响GDC栓塞的操作,采用双弯塑形,有利于动脉瘤的超选与致密填塞.而临床预后与Hunt&Hess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桥小脑角区肿瘤术中应用面肌肌电图(EMG)监护在面神经保留中的作用。方法 对32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术中采用NIM—Pulse型神经监护仪行面肌:EMG记录监测,术中常用电流为0.1~0.6mA。应用单极的刺激器进行面神经定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面神经全部解剖保留。刺激值为0.1~0.2mA24例病人,H—B评分均为I~Ⅱ级;013~0.4mA5例中,I~Ⅱ级3例,Ⅲ~Ⅳ级2例;0.5~0.6mA3例中,Ⅲ~Ⅳ级2例,V级1例。结论 桥小脑角区肿瘤术中应用面肌EMG监护,可显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