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消化道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微创治疗愈来愈被病人所接受。随着结肠镜的普及和结肠镜操作技术的发展,大肠息肉检出率日益增多,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本文总结149例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食管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牧虹  冬兰  周金秋  李岩  景宇  关文萍 《人民军医》2005,48(10):618-618
1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因上腹部不适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中段隆起性病变,诊断为平滑肌瘤,转来我院进一步诊治。再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中段有一约0·7cm×0·7cm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质地软,触之可移动,行胃镜下微探头超声检查,见食管腔内肿物回声不均匀,内有细小低回声及无回声区,起源于黏膜层,部分位于黏膜肌层,细小低密度区为细小管腔,回声密度低于黏膜肌层。行高频电圈套切除,切除后可见局部凹陷,部分黏膜肌层显露。切除标本病理诊断:食管海绵状淋巴管瘤。术后禁食1天,给予抑酸药物治疗,1周后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2讨论淋巴管瘤为源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老年不同病原菌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医院的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12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住院患者血中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进行测定,并对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CAP、HAP患者血中CRP水平分别为(79.8±16.2) mg/L和(46.4±8.4)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N则无明显差异;CAP患者病原菌检出率为43.88%,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27.55%,HAP患者病原菌检出率为63.28%,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25%,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P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HAP患者,两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存在显著性差异,测定CRP水平有助于区分两组患者,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29岁.因昏迷、气促3小时入院.家属代诉患者因生气后服"氯氮平"100片.经急诊科洗胃后入病房.查体:体温38.4℃,脉搏159/min,呼吸28/min,血压90/60 mmHg.  相似文献   
5.
[病例] 女,29岁。因昏迷、气促3小时入院。家属代诉患者因生气后服“氯氮平”100片。经急诊科洗胃后入病房。查体:体温38.4℃,脉搏159/min,呼吸28/min,血压90/60 mmHg。深昏迷,双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应迟钝,心肺腹未见异常,无病理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下降、T波倒置、QT间期延长。血白细胞:12.5×10~9/L,中性粒细胞0.92;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5 U/L,乳酸脱氢酶(LDH)275 U/L,磷酸肌酸  相似文献   
6.
军队离休干部333例服用阿司匹林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兰  佟牧虹  李华芬  杨鲜萍  于丽 《人民军医》2008,51(12):776-776
2006年6月,我们对333例军队离休老干部服用阿司匹林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33例中,男328例,女5例;年龄67~93岁,平均79岁。无躯体疾病33例,有躯体疾病300例。常见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前列腺疾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1·2方法(1)应用老干部体检和住院资料,对病史、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进行记录;行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检查;行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血常规、生化、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按照国家临床疾病诊断标准做出相应诊断分析。(2)统计上述病例是否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服用剂量、服用次数、不良反应等情况。将每天1次顿服肠溶阿司匹林75~150 mg定义为规范服用,而分次服用和<75 mg为不规范服用。1·3结果1·3·1阿司匹林服用情况本组服用阿司匹林237例(59·0%),其中规范服用193例(81·4%),不规范服用44例(18·6%)。发生不良反应19例(8·0%),其中消化道出血9例,齿龈出血6例,皮肤出血倾向4例。1·3·2无躯体疾者服用情况无躯体疾者33例,服用阿司匹林12...  相似文献   
7.
[病例]男,73岁。因上腹部间断性隐痛10余年,加重伴呕隔夜食2天就诊。内镜检查示:食道下段及贲门条索状充血伴糜烂,胃底见片状糜烂,胃液呈咖啡样并可见少量食物残渣,胃体大弯侧粘膜排列正常,广泛充血、水肿。胃窦部呈盲腔,粘膜花斑状改变,血管网显露,常规方法寻找胃窦腔内无幽门开口,将胃镜前身行“U”型翻转后观察,于胃体上部小弯侧近贲门4 cm处见长约1.5 cm × 0.5 cm半月型幽门口,内镜插入幽门口,即可见十二指肠降部“环”形粘膜皱襞,色泽正常,观察发现十二指肠球部缺如。胃窦及幽门处取材送检,HP(-),病理报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44岁.因持续性左上腹部疼痛伴发热20天入院.患者于1996年曾因外伤行"脾切除术".查体:体温38.3℃,脉搏90/min,血压120/90 mm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右胸锁乳突肌旁可触及两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触痛;右下肺叩呈实音,呼吸音减弱,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于右肋缘下5 cm可触及,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缘钝,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44岁。因持续性左上腹部疼痛伴发热20天入院。患者于1996年曾因外伤行“脾切除术”。查体:体温38.3℃,脉搏90/min,血压120/90 mm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右胸锁乳突肌旁可触及两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触痛;右下肺叩呈实音,呼吸音减弱,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于右肋缘下5 cm可触及,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缘钝,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患者入院前曾在外院腹部B超及CT检查提示:肝大,胰头大,胆囊炎,胆石症,腹膜后淋巴结大。入院后查血白细胞在(17.5~19.8)×109/L之间,HBsAg,HbcAb,HBeAg均阴性,肝功能正常。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提示: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性淋巴瘤。胸、腹腔穿刺均抽出血性胸、腹水,化验检查  相似文献   
10.
一起O44K74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О44Κ74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04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包括食堂卫生情况、患者饮食情况、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生化试验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食堂的卫生状况较差,存在较多的污染环节.该组病例潜伏期1~28 h,平均潜伏期为8 h,发病高峰在餐后4~10 h.104例以腹泻(100%)、腹痛(88%)、呕吐(84%)、发热(63%)为主要表现.12份现场采集的细菌标本中,检出致病性O44K74血清型大肠埃希菌10株.62例住院病人的粪便标本中,O44K74血清型大肠埃希菌阳性16例(26%).经用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3~5日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均消失,痊愈出院.结论:O44K74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由食物污染引起,其潜伏期短,临床症状以发热、腹泻、腹痛为主,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