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诊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110例老年AMI患者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组,54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组,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与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检查结果、梗死段心肌二维应变参数。结果B组的LVEF小于A组(P<0.05),两组的LVESV、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梗死段心、内外膜的LPSS、CPSS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二维超声STI技术可通过评估心肌的应变能力判断心肌病变情况,提高诊断AMI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测量主动脉内径,观察主动脉及其分支内膜分离的部位和范围,鉴别真假腔。观察主动脉瓣返流情况,评价左室功能,并与MRI、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超、MRI及M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准确率分别为65.8%,89.7%及90.0%。彩超能更好地检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功能及心包积液情况。结论彩超检查能正确评价本病受累血管,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是以往小儿风湿热的2~3倍,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功能成像(auto function imagine,AFI)测量右心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测量在房间隔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3次测量,分别计算同一医师和不同医师检测的组内相关分析(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通过比较合并不同肺动脉高压房的间隔缺损患者的右心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观察AFI测量右心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的效果.结果 在60例体检者3次检测中,同一医师检测右心室两腔心、右心室四腔心和右心室整体收缩期峰值的ICC值分别是0.810、0.860、0.804,不同医师检测右心室两腔心、右心室四腔心和右心室整体收缩期峰值的ICC值分别是0.820、0.800、0.803,都表明AFI测量右心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的一致性和重复性较好或极好.与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比较,中度及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也比中度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I可以测量右心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应用于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时,肺动脉高压越严重,右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定量分析不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功能,探讨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hs-CRP水平分为hs-CRP正常组(A组,30例)和hs-CRP升高组(B组,30例),并随机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VVI技术测定左心长轴16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舒张期峰值应变率(DSR),并进行各组之间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组心肌各节段DSR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A组相比,B组各节段DSR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SR均减低,其中前壁及侧壁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前间壁、后壁中间段的SS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可敏感地反映hs-CRP升高患者左心节段心肌功能的损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筛选27例继发孔型ASD患者,经TTE引导进行封堵术。结果 27例患者成功进行了Amplatzer封堵术,24例无残余分流,3例残余分流(<2mm),术后1个月复查分流消失。结论 TTE在ASD介入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超声双重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US)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证实为SMAS的23例患者(SMAS组),随机选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25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DCUS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SMA-AO)夹角,夹角处及夹角前十二指肠内径(D夹及D前),计算D前/D夹,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DCUS能清楚显示SMA-AO.与对照组相比,SMAS组SMA-AO夹角及D夹减小,D前及D前/D夹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以SMA-AO夹角<15°、D夹<10 mm、D前>30 mm及D前/D夹>2.7为标准,超声诊断SMAS的正确率分别为73.91%(17/23)、91.30%(21/23)、82.61%(19/23)和100% (23/23).结论 DCUS能够清晰显示SMA-AO的解剖关系,对临床诊断SMAS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应变率及扭转运动。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71例受检者分为冠心病组45例及正常组26例。在速度向量成像模式下,分别取左颈总动脉距颈内外动脉分叉处1.5cm及2.5cm处两个短轴切面,勾画动脉内膜,分析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并计算其扭转角度。结果45例冠心病患者左颈总动脉各壁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大于正常组(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壁的扭转角度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患者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并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检查已被写进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在心房颤动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腔内超声的应用使复杂手术在安全前提下简单化。本文主要对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显示左室内血流变化情况,观察血流在心肌梗死节段运动状态并量化分析其改变,评价心肌梗死状态对心腔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正常对照3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技术采集左心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DSA-RS1测量心尖左室长轴观及心尖四腔观不同节段时间-流量(T-F)的变化及在收缩与舒张期峰值处相应的血流参数:垂直于取样线方向的向量速度测值(NVP),平行于取样线方向的向量速度测值(PVP),取样线上综合向量测值(VP),取样线所通过的流量测值(FP)变化情况.结果 T-F曲线显示心肌梗死节段收缩期峰值S、舒张期峰值E、心房收缩期峰值A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时间延迟(P<0.05).心肌梗死节段收缩期峰值S及舒张期峰值E处相应的血流参数PVP及FP均有所减低(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节段血流速度较正常节段明显减低,达峰时间延长,VFM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运动异常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