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AMVT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溶栓治疗8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5例,经颈静脉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2例。结果15例患者均获成功,介入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管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流通畅。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对于早期AMVT病例,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9~1997年先后行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我们体会如下。1适应证注意事项1.1既往做过肠粘连分解术或反复发作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者。1.2广泛或部分肠粘连分离后出现大面积肠浆膜损伤而又无法修补或不适合肠切除者。1.3腹腔弥漫性炎症和腹部损伤造成大面积肠壁严重损伤病人。1.4多处粘连分离后考虑术后复发可能性较大者。2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小心剥离粘连的肠管后按腹腔的容积排列肠袢的长度。2.2小肠排列时空肠起始部及回肠末端均应留5cm游离的肠祥以利回旋,但不宜过长,以免扭转。2.3…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61岁.间断性腹痛、腹胀10年,发作时伴恶心、呕吐,偶尔出现黑便.入院前1个月腹痛加重,恶心、呕吐频繁.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色素沉着.腹软、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右上腹及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全腹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AMVT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溶栓治疗8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5例,经颈静脉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2例。结果15例患者均获成功,介入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管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流通畅。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对于早期AMVT病例,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腹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癫痫临床诊断易被忽视,现将我院近年来确诊的腹型癫痫2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4~13岁,病程1月~3年;高热惊厥6例,癫痫家族史3例,发作前均无先兆;13例脐周疼痛,7例上腹部绞痛,约5~15分钟骤然消失,间歇期如常,发作时意识清楚,每次发作疼痛性质及部位相似,全部病例查体均未发现阳性体征。脑电图检查:5例脑电图示θ波增多,12例示弥漫性阵发性θ波,3例示双侧额中央顶部有6周/秒的阵发性θ节律,均给予鲁米那治疗,发作停止后连续用药4~6周,以后逐…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很难早期诊断。近几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和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提高,使MVT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也使该病能在早期阶段得到治疗,已有保守治疗成功的报道。我院在使用螺旋CT进行早期诊断基础上,对5例患者采用介入性溶栓治疗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8岁,8个月前因气管炎肌注青霉素后,发觉左臀部有一核桃大小肿物,无疼痛,考虑感染并热敷,此后肿物逐渐增大至成人头部大小时而来我院就诊。其间多家医院曾行肿物穿刺,均因穿刺液化验为炎性渗出物而诊断感染,并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T36.5℃,P96次/min,BP20/13kPa,心肺腹无异常,左臀部肿大,可见表浅血管扩张,可触及一35cm×35cm×20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表面欠光滑,移动度差,无波动感,有轻度压痛,穿刺肿物抽出淡黄色液体10ml,作病理报告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左臀部肿物CT检查:肿物与周界限…  相似文献   
8.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表现。平扫6例,增强扫描2例。结果6例CT平扫均出现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变窄、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上静脉内高密度阴影等征象。4例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增宽,3例可见肠系膜间游离积液,2例增强扫描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低密度血栓影,静脉壁环形强化呈“靶征”。结论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对于不明原冈所致腹痛应及时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9.
通调汤在老年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5年 10月~ 1997年 10月 ,我们针对老年腹股沟疝术后容易出现腹胀、排气排便困难进而影响康复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在围手术期采用中药通调汤治疗 ,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6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 ,年龄 5 4~ 84岁 ,病史 3个月~ 2 5年 ,平均 2 5年。其中腹股沟斜疝 73例 ,腹股沟直疝 3例 ,均无明显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诱发腹压增高的病症存在。1 2 治疗方法 于手术前 2d开始口服通调汤 (自拟方 :厚朴 15g 枳实 15g 木香 15g 大黄 10g 当归 15g 桃仁15g,水煎取汁 40 0ml) ,1剂 /d ,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