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伍轶群 《西南军医》2012,14(3):461-462
目的研究药物疗法并用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第2周末时其HAMD评分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4周末、8周末、12周末及半年后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末、4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GI-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半年两组CGI-GI评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药物及认知行为并用的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抑郁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间入院就诊的102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认知行为疗法组,每组各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因子分比较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认知行为疗法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常规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L-90因子分比较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认知行为疗法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常规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于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