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动脉分叉血液动力状态的计算流体力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血管影像显示在体颈动脉分叉的血流动力状态.方法选取1例志愿者,采用Siemens多层螺旋CT机行左侧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TA),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后,用CFD方法计算并显示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1)该血管血液流率均值范围为0.04~0.36 m/s,颈外和颈内动脉的内侧壁(均以分叉顶点为参照)可见一高血流速区,球部可见较大片低血流速区;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外动脉近端均可见血液涡流与回流.(2)血液绝对压、静态压和动态压的均值范围分别为100 266.70~101 615.90 Pa、-10 58.34~290.88 Pa、6.12~553.25 Pa;(3)管壁切应力均值范围为0.59~5.35 Pa,在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后壁显示大范围的低切应力区,最低约为0.25 Pa,颈外动脉前外侧壁存在一小范围低切应力区.结论CFD方法结合血管影像能计算并显示在体颈动脉分叉的个体化血液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收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男性患者257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140例和非吸烟组117例,对比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率及发病年龄。结果吸烟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49.3%vs 24.8%),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年龄明显小于非吸烟组[(60.13±10.52)岁vs(65.26±11.77)岁,P<0.01]。吸烟组年龄≤60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吸烟组(50.7%vs 27.4%,P<0.01)。结论吸烟可能是男性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吸烟可能使男性患者更早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连续入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因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509例,依据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50%)分为四组:颅内动脉狭窄组(198例)、颅外动脉狭窄组(107例)、脑动脉狭窄组(55例)及无脑动脉狭窄的对照组(149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血尿酸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尿酸异常患者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88,P=0.007);将所有患者按血尿酸水平4分位分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增加(χ2=9.230,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比值比(odds ratio,OR)1.005,P=0.001]。同样方法分析颅外动脉狭窄组与尿酸的关系未得到显著性结果。
结论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1 日—2020 年6月 30 日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手术室治疗的68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前后时间段分别取样分组,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溶栓时间、入院-股动脉穿刺时间、转诊时间和待手术时间;术后2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溶栓时间、入院-股动脉穿刺时间、转诊时间和待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医疗环境外,观察组对医护服务态度、团队业务能力、护理应急能力及主动性、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和患者需求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急诊介入手术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可提高抢救患者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临床救治结局,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视觉反射性癫痫是最常见的反射性癫痫之一。多种视觉刺激均可引起发作 ,如 :阳光、闪光灯、电视图像和电子游戏机、迪斯科舞厅灯光、闪烁的日光灯以及移动的自动扶梯等 ,现报告 8例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3例。年龄 8~ 40岁 ,平均 15岁 ,其中 8~ 14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及变化水平,探讨MIF在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1~3d)和亚急性期(10~14 d)血浆MIF的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IF mRNA 的表达水平,检测同期99例健康对照者对应指标.[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MIF的浓度[(52.77±25.42)ng/ml]和PBMC MIF的表达(0.42±0.37)均高于亚急性期[(39.20±17.46)ng/ml,0.27±0.29]和健康对照组[(32.66±27.92)ng/ml,0.24±0.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亚急性期血浆MIF的浓度和PRMC MIF的表达均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MIF浓度和PBM( MIF mRNA表达水平呈先增高后恢复正常的变化规律,提示MIF与脑梗死病程演变有关,动态检测血浆MIF浓度和PBMC MIF mRNA 表达水平可能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赋  张雄  代成波  秦兵  张玉虎 《山东医药》2008,48(23):31-32
将60例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金纳多静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尿激酶20万U静滴(1 h内滴完).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Bathel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和1例发生脑出血转化,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证实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金纳多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大动脉狭窄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7例.根据DSA显示动脉狭窄是否≥50%为依据。分为两组:狭窄组(174例)患者颅内、外脑大动脉至少1支血管狭窄≥50%;对照组(143例)患者无狭窄或血管狭窄<50%。检测两组血浆Fjb及血脂水平等,按Fib值分4个水平(Fib<2.96 g/L,Fib 2.96~3.47 g/L,Fib 3.48~4.06 g/L,Fib>4.06 g/L)观察血管狭窄≥50%的发生率。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狭窄组血浆Fib水平和Fib水平异常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Fib值的升高,血管狭窄≥50%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χ~2=23.10.P=0.000),血浆Fib水平升高是脑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独立的、且作用最强的危险因素(OR=1.558,95% CI:1.164~2.087.P=0.003)。结论 Fib升高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其作用可能强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尾静脉注射rPAF-AH预处理后观测模型小鼠神经行为学和脑梗死灶大小的改变,采用Westernblot研究MMP-2的表达及活性,同时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金纳多注射液及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结果 rPAF-AH预处理明显降低脑梗死小鼠行为障碍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灶的大小(P0.01)。Westernblot分析结果证明,rPAF-AH预处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诱导的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水平(P0.01)。结论 rPAF-AH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得益于其抑制了MMP-2蛋白的高表达及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