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ESDR)肿瘤发生率增高的潜在因素。方法:阅读国外文献,对尿毒症患者潜在的肿瘤易患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尿毒症患者中存在某些直接或间接致瘤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促进肿瘤形成。结论:尿毒症患者比一般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分析仪器的规范操作技能,越来越重视《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本文对近年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各高职院校进行《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通过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及含量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PUFA能够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上调参与肝脏脂肪酸氧化的基因转录,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下调参与肝脏脂肪合成的基因表达。PPARα与SREBP-1c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UFA对PPARα、SREBP-1c及其他参与脂质代谢的核转录因子如肝脏X受体、肝脏核因子-4等的调控加以综述,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81岁,腰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0d,加重1d。病人无明显诱因于2002-12-02自觉腰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当时就诊于我院干部病房,给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16万U,之后收干部病房治疗。住院后腹痛仍不缓解,经外科六病房会诊,考虑急性阑尾炎转外科于次日做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中无大出血、低血压、休克,于2002-12-06出现胸憋、气短、腰腹痛加重。当时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于2002-12-09转于干部病房,并出现血性泡沫痰。急查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进行性升高,并出现少尿,300~400mL/d,以急性肾衰竭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290例生殖泌尿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提出治疗对策.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金法检测衣原体抗原,采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90例标本检出沙眼衣原体(Ct)阳性21例,阳性率为7.24%;检出支原体阳性119例,阳性率为41.03%,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率为28.62%(83例),人支原体(Mh)阳性率为3.10%(9例),Uu Mh混合感染阳性率为6.55%(19例),Uu Ct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10%(9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4.83%、62.63%,Mh也成同样趋势,两种支原体合并感染的耐药率升高;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有较高的抑菌能力.结论 随着支原体感染病例不断增多,出现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3用抗菌药物,并进行足量、足疗程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可作为临床支原体感染首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癌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我院五官科180例喉癌择期手术病人进行分组,采用回顾性研究和临床护理相结合方法,观察组由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负责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功能制护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术后心理状态及健康教育调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喉癌病人疾病及手术知识缺乏认识;观察组病人比对照组术后不良心理状态变化明显减轻,病人对健康教育效果较满意。[结论]根据喉癌病人围手术期心身相关因素,分阶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围手术期病人心身压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护理,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观察我院血透室2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心静脉长期置管的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寿命及透析充分性。结果:21例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8例,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成功19例,1例因血流不畅拔管,1例重新置管,留置时间2~55个月,平均使用寿命28.5个月,其中感染3例(14.2%),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4例(19%),死亡1例(4.76%),URR 63%,KT/V 1.16%。结论:长期留置导管对于不能行自体血管内瘘手术者是最佳替代办法之一,影响导管寿命中,感染和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四环素引起小鼠脂肪肝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ICR小鼠给予双环醇75、150、300mg/kg,连续三次。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四环素200mg/kg。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P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I&IV(MRCI&Ⅳ)、线粒体酰基辅酶A脱氢酶(ACD)、过氧化酶体乙酰辅酶A氧化酶(AOX)、微粒体CYP2E1活性,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LC/MS联用方法检测肝微粒体CYP4A活性。应用RT-PCR法检测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a)、LCAD、AOX、CYP2E1、CYP4A10、CYP4A12mRNA表达。结果:双环醇对四环素引起小鼠脂肪肝有明显保护作用,表现为降低升高的ALT、AST水平,减少肝脏TG、CHO堆积,减轻肝细胞水样变性和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双环醇可抑制四环素引起的MDA升高,调控GSH水平及SOD活性,改善MRCI&IV活性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门诊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病196例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96例,均符合高血压标准,男132例,女64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发病年龄36~41岁,平均38.5岁;有家族性高血压史18例,  相似文献   
10.
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病人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急性及慢性肾衰病人开始透析时需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以保证透析及时顺利进行。现将我院 3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及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我科从 1 999- 1 2~ 2 0 0 2 - 0 4行锁骨下静脉置管39例 ,男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