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平度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6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分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对照组采用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T-tube choledochotomy,LCBDE)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中转开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胆漏、胰腺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 MAS)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方法 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质量下降的病人分别行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4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证实3例为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 MAS病人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S M AS病人1例,内镜检查未能作出诊断。S MAS的MSCT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扩张,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距离分别为5.0、7.0、7.8 mm,其夹角分别为22 0.b、20.0b、21 5.b。结论MS CT对S MA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成为诊断S MA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组内皮抑素对碱烧伤诱导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 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采用碱烧伤法制备兔CNV 模型后,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重组人内皮抑素0.05 mL,对照组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均隔日1 次,共注射19 d.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自角膜缘长出的CNV长度和数量,并摄影,输入计算机经图像分析系统计算CNV面积.术后19 d处死动物,取角膜, CD34染色,显微镜下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实验组第7、14、19天CNV面积及MV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191~8.003,P<0.01).结论 重组内皮抑素可有效抑制CNV生长,为临床防治CNV 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主要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潍坊医学院附属平度市人民医院6例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手术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行开腹手术探查,1例为腹腔镜探查,术中均证实是盲肠后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行阑尾切除、肾周冲洗并置管引流,分别于10d、20d后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平度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采用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及时行十二指肠腔内减压,抗感染、加强营养为主的非手术疗法,20例痊愈,1例因合并腹腔、尿路及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胆囊炎症病史、行胆囊穿刺病史或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前均经强化CT或彩超证实胆囊结石、胆囊炎。术前或术中予以静脉或胆囊内注射稀释的吲哚菁绿,在荧光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结果:78例患者注射吲哚菁绿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71例胆管显影,手术时间平均(69.89±24.17)min;术中失血量平均(36.63±37.15)mL;胆囊管变异1例,胆囊床胆漏2例,胆总管漏1例;术后平均住院(4.62±1.79)d,无胆管损伤发生。结论: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可帮助发现胆管变异、胆漏,避免胆管损伤,是安全、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我院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构成比为:MSCT,78.9%(15/19);B超,15.8%(3/19);全消化道钡餐造影,42.1%(8/19).MS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B超(χ2=5.40、15.20,P<0.05、0.01).结论 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高危因素。结果焦虑或抑郁、术前有胃流出道梗阻患者更易发生PGS(P〈0.01);毕Ⅱ式胃肠吻合较毕Ⅰ式更易发生PGS(P〈0.05);经非手术治疗,PGS患者均可康复,平均治愈时间(28.64±15.74)d,其中肠内和肠外营养患者平均治愈时间较全肠外营养患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PGS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营养支持和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有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主要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院5例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行手术探查,术中证实是盲肠后坏疽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行阑尾切除、肾周冲洗并置管引流,20d后痊愈。4例为抗感染治疗迁延不愈做腹部CT检查获得诊断,其中1例穿刺引流后好转;1例行右肾切除;2例因延误诊治太久而死于败血症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阑尾炎继发肾周脓肿误诊的原因主要是该病症状的非特异性。腹部CT是判断是否继发肾周脓肿的首选方法。为避免误诊,应对抗炎治疗不佳的阑尾炎病人行腹部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影像学资料(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CT、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比分别为:CT为79%;超声为16%;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42%。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超声,(P〈0.05或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