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前、后局部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变化。方法:C地38例病理诊断原发性肝癌,并接受超声导引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的患者。分别治疗前及治疗后17d,超声导引下经皮用18G组织切割针于病灶及其周边肝组织取活检标本,取出的组织标本石蜡包埋,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 、CD56^ 、CD68^ 细胞及T淋巴细胞表面Fas配体;并在光镜下观察,用病理图像分析仪测量治疗前后、后阳性细胞直径、阳性细胞占单位面积百分比、T淋巴细胞Fas-L阳性表达率及治疗前后巨噬细胞内次级溶酶体变化。结果:治疗前肿瘤内仅有少量免疫细胞浸润,多数浸润的CD3^ 和CD56^ 细胞最大径小于10μm,CD68^ 细胞最大径小于18μm。治疗后病灶内浸润的CD3^ 、CD56^ 和CD68^ 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同治疗前相比CD3^ 细胞和CD56^ 细胞t和P值分别为3.48,-4.76和0.025,0.000,巨噬细胞t和P值分别为-2.46和0.028)。最大径大于10μm的CD3^ 和CD56^ 细胞分别由治疗前的10.4%和20.1%增至24.9%和30.2%,最大径大于18μm的CD68^ 细胞由10.2%增至33.4%。T淋巴细胞Fas-L阳性率由治疗前的7.2%增高至20.1%(P<0.01,巨噬细胞内次级溶酶体和T淋巴细胞内细胞器明显增多。结论:原发性肝癌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提高局部浸润免疫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快中子、光子及快中子光子混合射线照射小鼠胸腔后心肌的病理改变。方法:168只小鼠被随机分为中子组、光子组、混合线组(快中子加光子)。分别照射等效快中子、光子及快中子加光子混合射线,每个剂量点均在照射后第3,14和28天分别取6只小颈处死,开胸取出心脏后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结果:在照射后第3、14天和28天,3组小鼠心肌的病理改变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结论:快中子加光子混合射线照射小鼠胸腔后, 不会加重心肌放射损伤,对临床应用混合射线治疗胸部肿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茵  于国  高杰 《肿瘤》2005,25(3):272-274
目的研究survivin凋亡抑制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及其预后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39例骨肉瘤和19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查骨肉瘤患者的远处转移情况.结果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56.4%(22/39),明显高于对照组骨软骨瘤15.7%(3/19)的阳性率(x2=3.612,P<0.05).在26例伴有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病例中,survivin阳性率为61.5%(16/26),显著高于不伴有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病例的阳性率30.8%(4/13)(x2=3.172,P<0.05).结论Survivin的表达升高与骨肉瘤的发生机制有关,可能与骨肉瘤的远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任刚  于国  晋薇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6):894-896
目的研究B超下穿刺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3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资料,并在光镜下观察其细针穿刺组织病理形态,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6.8岁,结节直径0.8~4.0 cm,临床及影像学缺少特异表现,光镜下结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坏死外周围绕着一层弹力纤维及胶原组织,伴少数炎细胞浸润,结节周围的肝细胞基本正常。结论肝孤立性坏死结节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结节状病变,对B超引导下穿刺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能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本文报告用磁场疗法对局部感染性炎症的实验观察及治疗本病的方法和疗效。一、实验研究: (一)实验对象:家兔50只,雄雌皆有,体重为2950~3740g,按完全随机设计分组,分为四组。即磁疗同体组10只,磁疗异体组20只,空旋组10只,对照组10只。  相似文献   
6.
自1981年5月以来,我院应用实时超声显像探测泌尿外科疾病,并对部分病例同时行X线联合检查,从而大大提高了诊断符合率。现就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0例作以下分析讨论。一、仪器和方法(一) 仪器:应用日本产aloka SSD——202、SSD—256,hitachi EUB—25、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的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对我院收治的7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肿瘤质硬,固定,边界不清,侵犯喉周围组织及血管,在就诊时已均属晚期且对放、化疗无效。7例患者均于姑息性手术后4个月内死亡。结论 甲状腺鳞癌与甲状腺鳞状细胞化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者预后极差。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乳腺癌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而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将乳腺小肿块的声像图分为直接和间接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小乳腺癌(最大直径≤2 cm[1])的灵敏性和  相似文献   
9.
<正>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omor of the liver,IPL)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以往极容易误诊为肝癌。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正确诊断已成为可能。为此笔者总结1997-02~2006-0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1例原发于右侧丘脑的颅咽管瘤7年后肿瘤局部转化为鳞状细胞癌的病例,并探讨颅咽管瘤的恶变的相关病理。方法:对病例7年前及此次临床资料参阅MRI表现进行对比,对2次手术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并对第二次手术组织进行p53、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两次肿瘤部位相同,7年前(2000年)组织镜下可见大量良性的鳞状上皮及角化物,未见明确造釉上皮成分,细胞无异型性,此次组织镜下见较多造釉上皮成分及鳞状上皮成分,部分鳞状上皮分化良好,局部可见少量角化珠,细胞密集区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并可以看到与正常鳞状上皮之间的移行,为明确的鳞状细胞癌。结论:恶性颅咽管瘤极为罕见,此类病例被认为是放疗引起颅咽管瘤的恶变,但有待于大样本的病例去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