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脐尿管癌2例     
<正>例1 男性,49岁。主因间断性尿中血块1月余入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一般情况好。尿常规示:红细胞+++。CT检查:膀胱顶壁一管状物指向脐部,似与膀胱相通,肿物大小约3cm,呈囊性,外凸于膀胱顶壁前部(图1,2)。膀胱镜检查+脐尿管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膀胱顶壁外脂肪组织内可见椭圆形实性肿物,颜色暗红,切除膀胱顶壁近肿瘤边缘约2cm左右膀胱壁组织行冰冻病理检查报告:恶性肿瘤,所取组织近肿瘤端切缘及远离肿瘤端切缘均见肿瘤。术后  相似文献   
2.
3.
于淼  乔远罡  全昌斌   《放射学实践》2011,26(5):578-579
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胸腺瘤术后6年余,发现左胸壁肿物1年。6年前行胸腺瘤切除手术,术后每年进行复查,均未见异常;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胸壁肿物,不伴有咳嗽、胸闷、憋气、咯痰及咯血等症状。查体:T 36.3℃,P 78次/分,R 20次/分,Bp 140/80 mmHg;胸廓外形无异常,未见反常呼吸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磁共振胆管造影术(MRC)在胆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解放军309医院收治的20例患胆道梗阻或其他病变需行Gd-EOB-DTPA MRC检查的患者,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20例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肝胆特异期、T1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冠状位+轴位扫描,并将冠状位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获得胆管树图像。对各序列的影像学特征做出诊断,并与穿刺、手术病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胆管解剖变异者7例。其中,胆囊管经胆总管前方汇入胆总管左侧壁1例,经胆总管后方汇入胆总管左侧壁3例,胆囊管开口于肝外胆管下1/3处2例,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胆管梗阻11例,其中,完全性梗阻8例(肝门部胆管恶性占位5例、胆总管恶性占位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1例,胆总管周围淋巴结转移1例);部分梗阻3例(胰头占位1例,胆总管结石1例,胃窦癌侵及胆总管1例)。胆漏2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有胆漏及胆囊管汇入右肝管变异。结论 Gd-EOB-DTPA MRC检查能够直接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解剖结构以及胆管通畅情况,能为胆管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胆管疾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肾细胞癌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远罡  邓静宜 《医学争鸣》2008,29(23):2174-217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MVD)在肾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肾细胞癌患者血流灌注情况的分析,进行肾细胞癌CT灌注参数灌注值、血流量、强化峰值、峰值时间与肿瘤MVD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MVD随临床分期升高有上升趋势,肾癌各组的MV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肾细胞癌的CT灌注参数PF,PEI分别与MVD表达及计数存在正相关.病理学分级的不同、临床分期的不同、浸润范围不同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与MVD有密切关系.结论:CT灌注参数与肾细胞癌肿瘤的MVD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活体肿瘤的血流特点、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CT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CT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CT影像及病理结果有无关联性。结果 13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异常共125例,占91.24%。CT诊断胸腺病变敏感度为86.40%,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86.13%,CT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427,P<0.001。结论 CT发现和诊断胸腺病变敏感度准确度较高,是诊断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阵发性头晕20年余,无明显诱因,无恶心呕吐,7年前逐渐感到左侧肢体麻木,均未予重视及治疗。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头痛、视物模糊,呕吐l次。查体:神清语利,左侧温觉较对侧减弱,Babinski’s征及Chaddock‘s征阴性。脑脊液及血生化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低颅压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方法低颅压综合征9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加扫MRV,3例进行脊柱MRI扫描,对脑膜强化的厚度、形态、分布、类型及伴发硬膜下积液、脑下垂及脑静脉、静脉窦代偿性扩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体位性头痛,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0~60mmH2O,MRI增强扫描均显示硬脑膜弥漫、连续、对称性线状强化;5例示脑下垂和脑室缩小;3例示垂体增大;3例出现硬膜下积液;3例MRV显示静脉窦和脑静脉扩张;2例脊柱MRI示椎外静脉扩张。脑脊液压力越低,硬膜强化厚度、脑下垂、硬膜下积液及静脉窦扩张越明显。结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和强化是低颅压综合征典型MRI表现,脑脊液容量减低是其MRI影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结核性脊髓脊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结核性脊髓脊膜炎增强前后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1例MRI平扫均可见脊膜受累,主要表现为脊膜不规则增厚,蛛网膜下腔狭窄或闭塞、分隔样改变、囊肿形成,神经根增厚;增强扫描表现为增厚的脊膜呈线状、斑块状、结节状和环状强化。本组21例中脊髓肿胀17例,脊髓空洞6例,髓内结核瘤5例。结论: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结核性脊髓脊膜炎的病变部位和累及范围,可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疗效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行鞘内注射治疗的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对比分析治疗前后MRI影像表现。结果 200例中结核性脑脊髓膜炎170例,有效例数170例,占100%。单纯性结核性脑炎4例,单纯性结核性脊髓炎3例,共5例有效,占71.43%。脑结核球并脊髓结核球15例,单纯脑结核球5例,单纯脊髓结核球3例,15例有效,有效率65.22%。所有病变好转有效190例,变化不大或无效10例,两者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效果明显,MRI能很好反映治疗前后的影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