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总结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借助手术显微镜和高速磨钻对22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前入路显微减压手术,采用自体骨、钛网或Cage融合后使用钉板系统固定;术中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监护。结果本组术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随访5~120个月,影像学资料证实受累脊髓、神经根减压彻底,自体骨、钛网或Cage融合良好,无移动、塌陷或滑脱,钛板内固定位置准确,无螺钉松脱或钛板断裂。各组的JOA评分较术前提高。结论颈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管马达驱动蛋白4A(KIF4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联勤保障部队906医院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19例胃癌患者纳入A组,通过手术获得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再将本院自2006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纳入B组,通过手术获得103例石蜡包埋胃癌样本,通过胃镜获得35例正常组织样本,并以此为基础构成组织芯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KIF4A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F4A蛋白表达情况,根据染色面积和染色强度将样本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分析KIF4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A组的19对样本中,13例胃癌组织中的KIF4A mRNA水平低于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在B组中,胃癌组织样本的KIF4A蛋白阳性率低于正常组织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4A与胃壁浸润深度、TNM分期相关(P<0.05)。随访至2022年12月,B组患者随访率为100.0%(10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气腹压力下腹腔镜胃结肠癌手术对围术期血糖(BG)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行腹腔镜胃结肠癌术患者253例,随机分为低腹压(6~8 mmHg)组(LPP组)125例和高腹压(12~14 mmHg)组(HPP组)128例。术前1 d、术后1 d、7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测试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及围术期血糖水平。结果 HPP组21例(16.4%)、LPP组5例(4.0%)发生早期POCD。HPP组腹腔镜手术中T4-T6 BG水平明显高于LPP组(P<0.05)。HPP组POCD患者的最高血糖(BG max)、血糖最大升幅(BG max%)、血糖最大升幅基线(BG max-baseline)明显高于非POCD患者(P<0.05)。血糖水平升高≥3 mmol/L是HPP组患者术中发生POCD的预测因素。结论 腹腔镜胃结肠癌术中保持LPP有利于减少POCD。HPP可诱导术中血糖升高,引起早期POCD的发生。术中监测血糖可能有助于预测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通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不仅影响个人生理和心理,同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2004年,美国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报告: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1000例新发病例,全世界SCI每年发生率是15—40例/百万。本文就近年来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与单纯支架置入治疗比较。方法选择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60例患者行内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或单纯内支架置入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A组)28例、支架联合介入化疗组(B组)32例,定期随访观察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并对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支架置入堵瘘成功,成功率96.7%。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B组为8.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3、6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8.1%、68.8%、62.5%。并发症中食管支架再狭窄率,B组低于A组。结论内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能提高恶性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减少了支架带来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为典型性三叉神经痛,60例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160例存在血管神经压迫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21例无明显血管压迫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PSR)治疗;术后随访1~6年(平均42个月)。结果随访期末,行MVD者15例(9.4%)三叉神经痛复发,行PSR者6例(28.6%)复发;两者复发率相差显著(P〈0.05)。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P〈0.05);老年组(〉60岁)和年轻组(〈6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与术后三叉神经痛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没有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策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可能在三叉神经痛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