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大鼠肝移植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经颈内静脉灌注PGE1为治疗组,生理盐水和空白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周存活率、1h的尿量,测定血浆肌酐、尿素氮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dj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PGE1治疗组术后1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GE1治疗组肾组织中GSH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MDA含量低于两对照组。病理检查PGE1治疗组肾脏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术中应用PGE1能显著改善大鼠肝移植后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1998—2002年我科共收治术后反应性精神病患者3例,均给予治疗和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带蒂肝癌属于原发性肝癌巨块型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肿瘤带蒂向肝外生长,发病率占原发性肝癌的0.3%~2.4%[1],此型肝癌少见,国内仅有数例个案报道.作者总结10例,为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今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右上腹痛20年,疼痛无明显规律,多为持续性隐痛,有时向右腰背部放射,痛时拒按,偶有反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胃溃疡",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年前外院B超检查后,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服用中药"排石汤",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发病后无皮肤黄染、无畏寒及发热.1月前腹痛症状加剧,疼痛发作频繁,来我院诊治.入院后体检: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剑突下偏右呈局限性压痛,深按时疼痛加剧,无明显墨氏征,末及胆囊或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免疫及生化检查各指标均无异常.入院后B超检查,提示为分隔胆囊,内见多枚强回声结石影.MRCP提示:肝实质密度均匀,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分隔胆囊,胆囊壁增厚,内见结石影(多枚).入院后3日手术.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原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各类右肝切除手术5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3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0例,发生率为3.8%;同期行右肝切除的467例患者,术中采用常规方法游离肝脏且肝切除后常规对拢缝扎膈肌创面,术后出现胸腔积液49例,发生率10.5%,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膈下积液、术后肝功能不全伴中等量以上腹水、肝门阻断时间长、肝硬化等是肝癌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且不常规对拢缝扎膈下创面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伴有临床症状的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发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年半来治疗 1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例患者入院后确诊为转移性肝癌 ,肝脏转移灶均为单发 ,肿瘤直径在 4 .5~ 1 2 .4 cm ,平均 7.8± 2 .5 cm。 2例来自胃癌 ,7例来自结直肠癌 ,1例来自恶性淋巴瘤 ,门诊误诊率高达 6 0 %。 9例患者均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及胃肠道肿瘤切除术 ,手术顺利 ,无 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单发肝转移癌发病率低 ,容易误诊 ,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以及临床思维的局限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治疗首选肝转移灶和原发灶肿瘤同期切除  相似文献   
7.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四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提高终末期肝病的存活率。方法 于1996年5月、8月、1997的上月和1998年2月先后成功地施行了4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结果 除例1忆 炎后肝硬变,受体术后214天突变死于乙肝复发并急生肝坏死和急性胰腺炎外。例2、例3和例4肝豆状核变性受体术后恢复顺利,效果良好,已分别健康生存575天、390天和162天。结论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大部分终末期肝移植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全叶切除附加所有转移或可疑转移的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治疗甲状脲癌的主要方法。这是因为: (1)全部腺叶组织田除后,应用放射性碘扫描探测早期可治的术野外转移灶较容易;(2)清除全部甲状腺组织后,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测定可以成为早期发现癌肿复发的一个敏感指标。(3)甲状腺全叶切除是清除多中心生长肿瘤的唯一可靠方法,而高分化甲状腺癌有30~80%为多中心型。在直视下行根治术后,在许多病例中仍能发现有残留腺组织或转移淋巴结的碘摄入并需行放射性碘治疗,由此给病人带来不适及较严重的放射损害。作者应用术中闪烁扫描技术(IOS),可以发现并清扫小到2mg的残留甲状腺或瘤组织,从而使真正的全甲状腺切除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胆外科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外科医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肝胆外科学理论教学中,融合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综合运用LBL、CBL、PBL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年轻医师学习、掌握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年轻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调动年轻医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伴晚期肝内胆管癌临床特点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研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细胞癌而行手术治疗患者中,术中方明确诊断为肿瘤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行剖腹探查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发生此种情况的方法。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连续收治49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36例合并存在胆管细胞癌,发病率为7.2%,有7例术中方明确诊断为肿瘤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行剖腹探查术,7例CA199阳性中强阳性6例,合并腹水6例。7例均在术后8月内死亡。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恶性程度较高,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CA199强阳性并且合并腹水的患者,应考虑到已发生癌变及已发生肿瘤扩散的可能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