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特种医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8F-FDG PET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现阶段,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而^18F-FDG PET为直肠癌的诊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分析其临床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治疗、且临床无法确诊是否复发和转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所有病灶都进行临床随访或病理学检查,以诊断是否符合随访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将PET-CT诊断结果与同期CT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PET CT诊断异常病灶103个.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55%、42.11%和84.07%,PET CT分别为100.00%、52.63%和92.04%.PET-CT与CT检查的敏感度、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头颈部肿瘤的主要优势在于鉴别治疗后瘢痕与肿瘤复发、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PET-CT诊断之前需详细了解临床资料以及形态学检查结果,并且治疗与检查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6周.  相似文献   
3.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  李毅红  丛粮  顾倩 《武警医学》2008,19(8):684-687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淋巴瘤患者(HL6例,NHL22例)在治疗前后进行^18F—FDG PET—CT对比检查的结果,并与增强CT及骨髓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68处病灶^18F—FDG PET—CT检出67个,检出率为98.5%,其中结内37个全部检出(100%),结外31个检出30个(96.8%);增强CT则共检出病灶45个(66.2%),其中结内37个检出32个(86.5%),结外31个仅检出13个(41.9%)。6例(21.4%)的分期得到上调并改变了1例(3.6%)的治疗方案。治疗后32处病灶^18F—FDG PET—CT检出29个,检出率为90.6%,其中结内17个检出15个(88.2%),结外15个检出14个(93.3%);增强CT则共检出病灶18个(56.3%),其中结内17个检出13个(76.5%).结外15个仅检出5个(33.3%)。治疗后有2例(7.1%)的分期得到上调,8例(28.6%)下调,改变了8例(21.4%)的治疗方案。^18F—FDG PET—CT对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结内病灶检出率与增强CT相似(P〈0.05),而结外病灶检出率则明显高于增强CT(P〉0.05)。28例中25例^18F—FDG PET—CT与骨髓穿刺结果一致。治疗后^18F—FDG PET—CT对复发的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为83.3%;增强CT的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50%。结论^18F—FDG PET—CT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准确分期和残余病变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李毅红  杨明  丛粮  顾倩  孙海辉  高静  宦欢 《武警医学》2008,19(9):805-80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PET-CT及其HR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3型:(1)孤立结节型(12例):表现为密度略不均匀或并有磨玻璃样密度的单发结节,主要征象为分叶、短毛刺、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晕征、血管集束征。SUVmax均值为3.78±1.54;(2)多发结节型(5例):表现为两肺散在多发的结节,以中下肺叶为主,结节大小不一,小结节无放射性聚积,对于直径〉5mm的结节,SUVmax均值为3.46±1.32。(3)肺炎型(7例):为一个或多个肺叶的实变。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或蜂窝征,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部分病灶FDG摄取为阴性。结论^18F-FDG PET-CT结合HR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诊断时要密切结合PET与HRCT图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1岁,发现脐部肿块逐渐长大3个月。病灶颜色稍红,无破溃、流出脓液;触之质硬、活动度差、无痛。用青霉素及克林霉素抗炎2周,肿块无缩小。行局部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为“腺癌”,疑为“脐尿管癌”。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紧张,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约5kg,偶有进食后呕吐。为明确全身情况,行PET/CT显像。患者空腹6h以上,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FDG)325.9MBq,平静休息60min后,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ST PET/CT仪行全身PET/CT断层显像(PET每个床位3min)。PET/CT检查见胃窦部一3.40cm×2.04cm大小的异常高代谢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