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肾脏表面结节分级能否预警高血压患者发生主动脉夹层(AD)。方法:回顾性纳入高血压合并或不合并AD患者,分别设为AD组(n=93)和对照组(n=110)。采集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临床信息,以及实验室检查和肾脏表面结节量化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发生AD的预警征象,绘制ROC曲线比较模型的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联合肾脏表面结节分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联合肾脏表面结节分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6)。随着肾脏表面结节分级增加,发生AD的风险增加,肾脏表面结节1级、2级的OR值分别为4.284 (P=0.004)、28.128 (P=0.017)。结论:肾脏表面结节分级有潜力成为预警高血压患者发生AD的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多b值DWI的单、双指数函数分析在术前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根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成低、高级别两组。参考常规序列,在肿瘤实质区手动勾画大小约0.30 cm×0.30 cm~0.45 cm×0.45 cm的ROI,记录各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采用单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参数ADC值;应用双指数函数计算两组的F、Dfast和Dslow。比较各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高、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效能。当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级别组20例,高级别组12例。与低级别的CCRCC相比较,高级别组的ADC值无明显差异(U=50.0,P=0.71),F减低(U=18.0,P=0.01),但是Dfast、Dslow都增大,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U=15.0,P=0.01;U=20.0,P=0.02)。而且,F,Dfast和Dslow预测高、低级别CCRCC的效能相似(P值分别为0.61、0.77和0.44)。结论与多b值DWI的单指数函数分析相比,双指数函数更适合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最大b值对透明细胞癌多b值的Dwl分析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多b值(0S/mm。~1200S/mm。)DWI图像中透明细胞癌的信号强度,采用双指数函数分析数据,根据最大b值(bmax)的选择分为两组:组1(b=800S/ram0)和组2(b=1200S/1111112)。分析两组的参数F、Dfast和DslOW有无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WiICOX011)。结果透明细胞癌的Dwl信号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双指数函数分析的参数F、Dfast和DS1OW的中位数(及75%区间)在组1中分别依次为60.79%(37.79%、89.54%)、3.485×10—3mm2/S(2.028×10—3mm2/S,7.053×10mm2/S)和0.5837×10-3mm2/s(0mm0/S,1.161×10-3mm0/S);在组2中分别依次为77.84%(60.13%,89.06%)、2.91801013mm’/S(2.309×100mm0/S,5.749×10-3mm2/S、和q.1s01×10-3mmz}S00ram27S,0.6583×10-3mm2/S)。各参数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透明细胞癌的多b值Dwl分析中,最大b值为800S/ram。和1200S/m111。对多b值DwI的分析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对于发现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出血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DAI的19患者,受伤两周内行头部磁共振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将sWI序列与常规T2wI序列发现的病灶数目进行比较。并对SwI序列发现的病灶数与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票SwI序列、T2WI序列、T1WI序列发现病灶数目分别为:538个、128个、101个。SWI序列对于发现DAI病灶的能力显著高于常规T2WI序列(z=-3.764,P〈0.01),并且DAI病灶的数目与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呈高度的负相关(r=-0.746,P〈0.01)。结论SwI序列能较MRI常规序列更敏感的发现DAI出血性病灶,对临床医生准确评估DAI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诊断标准的8例AIP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胰腺弥漫性增大;4例局部肿大(3例位于胰头部)。8例均有胰管不同程度狭窄,其中3例远端轻度扩张。3例见"鞘膜征";2例双肾多发结节影。结论 AIP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双期增强CT扫描及胰胆管磁共振成像(MRCP)是初步诊断AIP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膝关节后外侧角(PLC)解剖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6年5—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招募16名青年志愿者进行双膝关节MR检查,其中男9名、女7名,年龄22~30岁;两侧膝关节无手术史及外伤史,且体格检查正常。受试体位:仰卧、膝关节伸直并轻度外旋10°~15°;扫描序列: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冠状位、斜矢状位及轴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观察分析组成PLC的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豆腓韧带、弓状韧带的形态、止点、走行、信号强度及其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 PDWI可以清晰显示呈低信号强度的正常PLC的特殊结构,主要包括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弓状韧带、豆腓韧带,显示率分别为100%(32/32,侧)、100%(32/32,侧)、87.5%(28/32,侧)、81.3%(26/32,侧)和37.5%(12/32,侧)。腓侧副韧带、腘肌腱位置及走行固定。腓侧副韧带全长(50.88±4.72)mm,中点宽(4.72±0.33)mm、厚(2.55±0.40)mm;腘肌腱全长(45.31±1.66)mm,腘肌裂孔处宽(3.26±0.39)mm、厚(3.15±0.26)mm;腘腓韧带全长(11.66±0.78)mm,中点宽(3.24±0.32)mm、厚(1.24±0.11)mm;弓状韧带及豆腓韧带显示率不高、变异较多,韧带起止点、大小、形态因个体差异可有所不同。左右侧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性腓侧副韧带长度及厚度、腘肌腱长度及宽度比较,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熟悉PLC的正常解剖结构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该区域的细微异常改变,了解其正常及损伤的磁共振表现,提高放射科医师对PLC损伤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WI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3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只),分别建立良性(16个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结(16个淋巴结)模型。对所有实验兔均行MRI检查。在淋巴结最大层面上选取感兴趣区,获得淋巴结表观扩散系数(ADClymph node);同时测量同层肌肉的ADC值(ADCmuscle),计算相对ADC(rADC=ADClymph node/ADCmuscle)。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良、恶性淋巴结ADC值与rADC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DC及rADC定性诊断淋巴结的效能。结果良、恶性淋巴结在DWI均表现为相对高信号。良、恶性淋巴结ADC值分别为(0.92±0.13)×10~(-3)mm~2/s~(-1)和(0.76±0.08)×10~(-3)mm~2/s~(-1);良、恶性淋巴结rADC值分别为0.71±0.05和0.63±0.05,良、恶性组淋巴结的ADC值及r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用ADC值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最佳阈值为0.84×10~(-3)mm~2/s~(-1)),利用rADC值进行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最佳阈值为0.66),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对定性淋巴结病变有一定的价值,且rADC未能改善淋巴结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临床工作与临床研究互为一体,相互促进。临床研究的开展依赖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需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设计对项目实施至关重要。嵌入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基于常规诊疗,增加随机化分组,有潜力以最低成本托起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探寻疾病防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T2WI - PWI研究淋巴结放疗后的早期变化.方法:10只新两兰白兔建立恶性淋巴结模型,给予一次性局部10Gy的放射性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天、3天及7天采集磁共振灌注图像.由一位放射科医师绘制感兴趣区,生成时间-信号曲线,并计算半定量灌注参数:TTP、MSD%及PH%.此外,每次灌注图像采集完毕后取一只兔子行病理HE染色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放疗后,只有第7天的半定量灌注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TP增加、MSD%减低(P<0.05).放疗后第1天部分细胞核退变、细胞肿胀;第3天部分肿瘤细胞核碎裂,可见残余肿瘤细胞轮廓;第7天淋巴结内散在坏死.对侧肌肉的灌注参数在放疗时间点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半定量灌注参数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评估淋巴结放疗后早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