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相关解剖定位标志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2例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术中根据蝶嵴、蝶窦开口、蝶窦中隔、鞍底隆凸等解剖标志进行定位。结果:蝶嵴是术中确认手术入路中线的可靠标志,蝶窦开口是蝶窦前壁的重要标志,鞍底隆凸可作为蝶窦腔内鞍底定位标志。62例术中依靠相关解剖标志,均准确定位蝶窦及鞍底,未出现偏差。肿瘤全切除52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相关解剖标志,有助于该术式的准确定位,从而安全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并观察其作用。方法用带有增强型GFP(EGFP)基因的p EGFP-C1质粒转染C6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GFP的C6细胞克隆EGFPC1-C6细胞。采用立体定向法,将浓度为1×10^6/L的EGFP-C1-C6细胞悬液10μL注入16只SD大鼠的颅内,建立EGFP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观察大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反应及存活时间。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对大鼠行头颅MRI检查,计算肿瘤体积。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胶质瘤的浸润及侵袭情况。结果成功培养了具有EGFP标记的EGFP-C1-C6细胞,MRI及病理学检查发现所有大鼠颅内均有肿瘤生长,肿瘤体积为(244.60±36.06)mm^3,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易于发现经EGFP标记的肿瘤组织,肿瘤区域清晰可见,并较易发现单个肿瘤细胞的远处浸润生长。结论采用EGFP-C1-C6细胞成功构建了大鼠C6胶质瘤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显示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微小侵袭灶。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神经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为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面部分布区的短暂性发作性的尖锐撕裂样剧痛,缓解期如常人,常有扳机点,病程一般较长,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颅内多发病灶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MRI、MRS和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颅内多发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有框架定向活检术22例,无框架神经导航定向活检术15例。结果 37例均获得明确病理学诊断,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9例,高级别胶质瘤8例,淋巴瘤3例,多发脱髓鞘3例,炎性病灶2例,转移癌2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1例,活检靶点少量出血1例。病理学诊断与MRS诊断符合率为83.8%(31/37),误诊率为16.2%(6/37)。结论 MRS在颅内多发病灶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仍有一定的误诊率;立体定向活检术微创、安全,在颅内多发病灶的诊断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MRS的代谢变化在活检术靶点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及其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总结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241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肿瘤病理、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垂体腺瘤241例中,全切除171例(71%),次全切除28例(11.6%),大部分切除26例(10.7%),部分切除16例(6.6%).术后多饮、多尿38例(15.8%)、术后视力一过性下降12例(4.9%)、术后脑脊液漏4例(1.6%)、一侧动眼神经损伤2例(0.8%),无死亡病例.除动眼神经损伤的2例外,其余病例的术后并发症在出院时已治愈.随访1-36个月,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人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系统评价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纳入腰大池持续引流和常规保守方法比较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漏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计4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RR=3.78,95%CI(1.91,7.50),P=0.000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RR=0.48,95%CI(0.24,0.95),P=0.04]和住院时间[MD=–6.66,95%CI(–10.09,–3.23),P=0.000 1]方面,腰大池持续引流优于常规保守治疗,但两者低颅压头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1.32,95%CI(0.65,2.69),P=0.45]。结论当前可得证据显示,腰大池引流术在总体有效率、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优势,是一种治疗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方法 收集241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和1~36个月的随访结果.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质地、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等资料. 结果 肿瘤全切除171例(71%),次全切除28例(11.6%),大部分切除26例(10.7%),部分切除16例(6.6%).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38例(15.8%),视力下降12例(4.9%),脑脊液鼻漏4例(1.6%),单侧动眼神经损伤2例(0.8%),术中发生严重海绵间窦出血2例(0.8%).随访鼻中隔穿孔2例(0.8%);垂体功能下降2例(0.8%),1例治疗后好转;无颈内动脉损伤出血,无死亡病例. 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人路切除垂体腺瘤尽管创伤很小,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为了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要熟悉每个患者的手术局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不断总结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TBI)后应激不良发生的情况.方法分析271例TBI患者伤后3 d 8:00的基础皮质醇(COR)水平,并于伤后3 d 24:00时予地塞米松0.75 mg口服,并测定伤后4 d 8:00的COR水平,若COR下降未达到其正常值的50%,即确定发生应激不良反应.结果 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TBI应激不良发生率分别为0%(0/31)、12.28% (7/57)、32.48%(38/117)、40.91%(27/6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良好组的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别为6%、(8.91±1.46)d和(4.3±0.3)分(中型),11.39%、(14.71±2.23)d和(3.5±0.3)分 (重型),48.72%、(29.64±4.86) d和(3.1±0.3)分(特重型);应激不良组分别为28.57%、(12.75±2.19) d和(3.9±0.2)分(中型),34.31%、(19.94±3.96) d和(3.1±0.3)分(重型),74.07%、(39.27±7.14) d和(2.5±0.2)分(特重型),应激良好组和不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TBI严重程度,应激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激良好组的平均住院天数、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明显优于应激不良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到2010年12月对2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MRTA检查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11例患者MRTA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阳性194例,阳性率达91.9%,MVD术发现血管神经压迫201例,阳性率达95.3%:其中小脑上动脉82例(38.9%),小脑前下动脉41例(19.4%),基底动脉18例(8.5%),小脑后下动脉7例(3.3%),复合压迫42例(19.9%),静脉11例(5.2%)。MRTA显示无血管压迫17例,阴性率8.1%,而术中发现无责任血管10例,阴性符合率58.8%。症状对侧血管压迫阳性38例,假阳性率18%。结论 MRTA是三叉神经痛术前评估的有效方法,阳性率高,排除器质性改变致继发性可能外,可清楚显示血管压迫的存在、来源及走向,使术者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